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制药建筑
1)  pharmaceutical building
制药建筑
2)  medicine building
医药建筑
1.
Science and art in medicine building;
医药建筑中的科学与艺术
3)  building products
建筑制品
1.
And the activity index of the actual production curing is suggested to be an important technical base for developing building products by desulphuriza.
结果表明:固硫灰在标准养护和湿热养护条件下的活性指数均高于粉煤灰,但在蒸压养护条件下为最低;提出利用固硫灰研发建筑制品时,应采用与实际生产养护条件相同的活性指数作为重要的技术依据。
2.
Dicyandiamide residue which is one kind of industrial residue affects the strength of building products.
因为双氰胺渣对建筑制品的强度会产生影响,为了使其在建筑制品中得到更好的利用,所以对双氰胺渣进行了分析研究测试,使其在建筑制品中的掺入量能够得到最佳控制。
4)  architectural drawing
建筑制图
1.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architectural drawing;
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
Teaching method of architectural drawing;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3.
Module in instruction platform for architectural drawing;
建筑制图平台教育模块化改革
5)  building regulation
建筑规制
1.
By the history of the Wen Temple s development and its building regul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its formation.
根据文庙的发展历史和它的建筑规制,阐述岳阳文庙建筑规制的形成,结合岳阳本地的建筑风格,并通过大成殿的建筑个体研究,对岳阳文庙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进行分析。
2.
Studying the building regulations of Kala Qin Wales House to make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Mongolia palace.
为了更好地了解蒙古王府的历史文化,研究了喀喇沁亲王府的建筑规制,指出其建筑风格融合了蒙汉满藏四种文化,体现了其科学与艺术价值,就历史价值而言,这组古建筑群是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相结合的佐证和缩影。
6)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预制建筑
补充资料:建筑工程承包制
      建筑企业与发包人签订合同,确定双方的责任与权利,由建筑企业承包建筑工程项目的经营制度。承包制在建筑业有悠久历史。早期的施工人员采用点工方式从事建筑生产,后逐步发展为包工制和包工包料制;到19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建筑工程承包制,规定了相应的法规、条例和章程。现代建筑工程承包制又有发展,出现了多种承包方式。
  
  承包方式  依建筑经济合同性质分为:①按固定总价合同承包,即预先规定明确的承包范围和合同总价。由于不可预见工程费用的大小不同,采用这种形式承包风险较大。②按成本加酬金合同承包,即规定发包人向建筑企业支付工程的直接成本,加上经营管理费用和利润。这种方式又分为成本加固定费、成本加费率以及目标成本加浮动酬金等合同形式。承包人承担的风险比方式①相对地小。③按固定单价合同承包,即事前规定工程单价,而合同附件中所列的工程量仅作参考。这种合同常用于事前仅有建设意向、不能确定分部分项工程总量的工程上。④按统包合同或"交钥匙"合同承包,即从规划、勘察设计直到建成投产,一包到底,向建设投资者提交最终产品。这种方式的承包范围扩大,不限于单纯的建筑施工,承包企业的责任加重。
  
  总包和分包  承包制的发展,促使建筑业内部实行广泛的专业化与协作,出现多层次的承包制。由发包人委托一家资信较高的建筑企业作为总包单位,签订总包合同,建立总包负责制;再由总包单位将其中适合分包的工程转包给专业性建筑企业,双方签订分包合同,建立分包负责制。总包对发包人负责,分包对总包负责。为确保总包负责制的实现,许多国家规定总包自行完成的工程量应占承包工程总量的一定比例。
  
  招标承包制  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通过招标投标,签订承包工程的设计合同或施工合同的经营制度。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竞争性。发包人聘请设计或咨询单位对拟建工程所需人工、材料、造价进行估算,制定"标底",编制招标文件,招请承包企业报价,称"招标";经资格审查合格取得招标文件的承包商,按规定填写标书,提出报价,将密封的标书在规定期限内送达招标单位,称"投标";到约定的日期,招标主持人当众打开密封的标书,公布各投标人提出的报价,称"开标";然后,招标主持人选定报价较低、工期较短、资信较高的承包商,书面通知接受其报价,称"受标",也即投标人"中标";招标一方与中标一方通过谈判,就技术、经济问题达成协议,签订正式承包合同。招标承包制可促使建筑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招标按承包内容分为:①全过程招标,即从项目建议书开始,包括设计任务书、勘察设计、设备和材料的询价与采购、工程施工、生产准备、投料试车、直至竣工投产、交付使用,实行全面招标;②勘察设计招标;③材料、设备供应招标;④工程施工招标。招标的方式通常有三种:①公开招标,招标单位向社会发出招标公告,凡符合规定条件的承包商皆可参加投标。这一方式招标人的选择范围广,审核工作量大,费用较高;投标人的中标机会较少。②选择性招标,也称邀请招标,招标人将招标文件分别送交预先选定的若干承包商,邀请其参加投标,不在社会上公布。这一方式招标人审核工作量小,费用较低;投标人的中标机会较多。③议标,即不通过投标竞争,而由建设单位邀请承包商,通过个别协商的办法达成协议,签订承包合同。由于承发包双方长期共事、互相信赖,或在只有一家承包商有能力承担的特殊工程以及零散小工程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式。在中国,对少数特殊工程或偏僻地区的工程,承包企业不愿投标者,可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指定投标单位。
  
  承包制是世界各国建筑业普遍实行的商品经营方式。由于现代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日趋复杂,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承包方式也趋向多样化。大型建筑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承包的范围远远超出单纯建筑施工,逐步扩展到可行性研究、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技术研究、工程管理、技术咨询、干部培训以及城市综合开发等。中小型建筑企业具有投资少、专业性强、经营灵活等优点,也有广阔的承包活动范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