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lashover strike
					 
	
					
				
				 
	
					
				闪络放电
			
					2)  surface flashover discharge
					 
	
					
				
				 
	
					
				表面闪络放电
				1.
					The triggered pseudospark switches based on surface flashover discharge are designed,and the trigger devices made of th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dielectric constants(relative permittivity equals to 1 162 and 3 460) are investigated.
						
						采用不同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设计了基于表面闪络放电的触发型伪火花开关,通过实验发现,两种相对介电常数较高的材料(介电常数分别为1162和3 460)制作的沿面闪络触发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触发特性稳定等特点,用它们制作的触发型伪火花开关,放电电压在2~30 kV范围内,触发型伪火花开关的放电时延和时延抖动分别为81~39 ns、25~8 ns和77~35 ns、21~6 ns。
					
					3)  arc flashover discharge
					 
	
					
				
				 
	
					
				弧光闪络放电
			
					4)  discharge voltage
					 
	
					
				
				 
	
					
				放电电压,闪络电压
			
					5)  arc-over
					 
	
					
				
				 
	
					
				电弧放电,闪络,飞弧
			
					6)  insulator arc-over
					 
	
					
				
				 
	
					
				绝缘子放电,绝缘子闪络
	补充资料:雷闪放电
		| 雷闪放电 lightning 自然界所产生的一种大气中的火花放电。它由带电荷的雷云引起。在带有大量不同极性或不同数量的电荷的雷云之间、雷云和大地之间形成很强的电场,其电位差可达数十至数百兆伏。一旦空间电场强度超过大气电离的临界电场强度(空气中约30千伏/厘米,有水滴存在的约10千伏/厘米),就会发生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的火花放电。其电流达数十至数万千安,能量约1000兆焦,放电通道的温度高达15000~20000℃。放电过程产生的高热使空气急剧膨胀,发生霹雳轰鸣,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雷闪放电。雷电有片状、线状、链状和球状,以线状最强烈,多为对地放电。球雷多在大雷雨中发生,多数是直径一二十厘米的绯红色球形发光体,大的直径可达1米,可随气流飘游而窜入室内,碰着障碍物突然爆炸而消失。雷云对大地放电虽只占少数,但能造成严重危害,需用避雷针、避雷器等加以防护(见雷电防护)。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