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应急避震
1)  emergency anti earthquake measure
应急避震
2)  earthquake emergency shelter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1.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shelters and urban disaster reduction;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
3)  emergency adapting
应急避险
1.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rban public green space system development for emergency adapting function,according to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cluded for emergency adapting function,on the basis of population density distributing and public green space buffer zone,the population service radiation capability for the urban public green space was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为推动城市公共绿地应急避险体系建设的发展,根据概括的应急避险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要求,通过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共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共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4)  emergency shelter
应急避难所
1.
Emergency adaption of urban emergency shelter: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based assessment method;
城市应急避难所的应急适应能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
2.
On assessment method to emergency shelter adaptation by using the statistic theory for fuzzy centralization;
基于模糊集值理论的城市应急避难所应急适应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5)  earthquake emergency
地震应急
1.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 in the urban earthquake emergency management;
城市地震应急管理中的组织与过程分析
2.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in earthquake emergency field work;
无线局域网在地震应急现场中的应用
3.
The application of SDSS to urban earthquake emergency software system;
空间决策支持技术在城市地震应急指挥软件系统中的应用
6)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地震应急
1.
The discussion of traffic management requirement model in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地震应急时交通管制需求判断模型探讨
2.
In this paper,based on analyzing the drawbacks in the current pattern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in small towns,the concept of the disaster space is illustrated.
本文剖析了小城镇地震应急反应模式存在的弊端,明确了灾害空间的概念,并提出小城镇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及三维可视化的技术方案。
3.
Generally speaking,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term is about 10 days.
地震应急期一般为10天左右。
补充资料:避震


避震防震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千百年来地震一直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安全。当地震来临时,如何防震避震就成为每个人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常识。科学避震可以将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
【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


【大震时人们的感受】 

1.地光明亮而恐怖。

2.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

3.地声强烈而怪异。

4.突然出现的灾变,使人们产生巨大的恐惧。

5.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颠动及水平晃动。

6.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


【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传闻是谣传;跨国地震预报是谣传;地震小道消息是谣传;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怪传说的地震传闻更是谣传。


【避震要点】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据对唐山地震中8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安全脱险,成功者约占采取避震行动者的72。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1.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4.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专家们认为:大多数地震是有感或轻度破坏地震,所以遇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


【在家里怎样避震】

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1.怎样对待地震谣传: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3.检查和加固住房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5.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6.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7.加顾睡床。

8.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9.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10.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11.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12.进行家庭防震演练: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在学校怎样避震】

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2.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3.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4.不要回到教室去。
5.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6.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