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uangpu Garden

黄埔花园
1.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Huangpu Garden in Guangzhou;

广州黄埔花园规划设计特色分析
2) Huangpu

黄埔
1.
To Exploit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Territory & Housing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in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Huangpu;
充分发挥国土房管部门在构建和谐黄埔中的职能作用
3) Huayuankou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黄河花园口
1.
Then,with the example of the annual average runoff time series at Huayuankou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results obtained by the designed program are presented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从分形和混沌理论出发,应用VB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了混沌时间序列的吸引子关联维和Kolm ogorov熵的计算机算法,并以黄河花园口断面年平均径流量时间序列资料为例,具体进行了计算。
4) Huanghuayuan bridge

黄花园大桥
5) Huangpu Port

黄埔港
1.
A Study of Chromium Valence Stat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in Soil of Huangpu Port;
广东省黄埔港土壤中铬的价态分析研究
6) HAAHF

黄埔院区
1.
HAAHF should adopt the differential strategy and cost advanced strategy.

本文运用文献法、SWOT分析法以及战略匹配法探讨黄埔院区的发展战略,分析了黄埔院区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使用特尔菲法评定医院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研究了黄埔院区发展战略目标。
补充资料:黄埔港
中国南方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是华南、中南地区最大的水陆联运枢纽。
地理位置 黄埔港位于北纬23°06′、东经 113°26′,地处中国广东省珠江口内,西距广州市31公里。黄埔港腹地深远,包括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和自治区。
发展简况 黄埔港始建于1936年,建成400米钢板桩顺岸式码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建成3000吨级泊位一个,木码头3座;1960年建成万吨级泊位2个,3000吨级泊位1个;1967年建成万吨级泊位2个和客运站。1973年起,在墩头基开辟新港区,1977年建成2万吨级泊位4个投产,1978年建成 3.5万吨级泊位1个和驳船码头400余米投产。现正在下游筹建新沙港区。黄埔港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
主要设施 黄埔港现有黄埔和墩头基两个作业区,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设计水深9~12.5米,码头岸线长2470米。黄埔作业区有万吨级泊位7个,水深9.0米;中级泊位1个,水深7.0米。墩头基作业区有2万吨级泊位4个,水深11.0米;3.5万吨级泊位1个,水深12.5米;另有千吨级驳船码头1座,水深5米。港内作业锚地有 8个锚位。
黄埔港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全港共有各种机械约500台,其中浮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250吨,陆上起重机最大起重量30吨。散粮卸船用吸粮机是目前全国能力最大的,额定生产率为每小时 400吨。现有各类港作船舶140艘。
黄埔港进港航道全长115公里,其中浅段人工航道有伶仃航道,长45公里,宽160米,深8.6米;莲花山航道长9公里,宽140米,深9.0米;大濠洲航道长4公里,宽120米,深8.5米。2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入港区。
吞吐情况 黄埔港进出货物主要有煤炭、石油、粮食、矿砂、化肥、杂货等。货物进港量大于出港量,货物种类、流量、流向复杂多变。1983年吞吐量为1600万吨,其中对外贸易物资占近40%;集装箱吞吐量为6万多吨。货物集疏运60%以上靠水路运输,其次为管道和铁路。黄埔港国际货运航线遍及五大洲,外轮来港一年达400艘次,330万总吨。
黄埔港设有国际客运站,有通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客运航线。1982年旅客进出港口 1万多人。有国际旅游船靠泊。
地理位置 黄埔港位于北纬23°06′、东经 113°26′,地处中国广东省珠江口内,西距广州市31公里。黄埔港腹地深远,包括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和自治区。
发展简况 黄埔港始建于1936年,建成400米钢板桩顺岸式码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建成3000吨级泊位一个,木码头3座;1960年建成万吨级泊位2个,3000吨级泊位1个;1967年建成万吨级泊位2个和客运站。1973年起,在墩头基开辟新港区,1977年建成2万吨级泊位4个投产,1978年建成 3.5万吨级泊位1个和驳船码头400余米投产。现正在下游筹建新沙港区。黄埔港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
主要设施 黄埔港现有黄埔和墩头基两个作业区,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设计水深9~12.5米,码头岸线长2470米。黄埔作业区有万吨级泊位7个,水深9.0米;中级泊位1个,水深7.0米。墩头基作业区有2万吨级泊位4个,水深11.0米;3.5万吨级泊位1个,水深12.5米;另有千吨级驳船码头1座,水深5米。港内作业锚地有 8个锚位。
黄埔港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全港共有各种机械约500台,其中浮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250吨,陆上起重机最大起重量30吨。散粮卸船用吸粮机是目前全国能力最大的,额定生产率为每小时 400吨。现有各类港作船舶140艘。
黄埔港进港航道全长115公里,其中浅段人工航道有伶仃航道,长45公里,宽160米,深8.6米;莲花山航道长9公里,宽140米,深9.0米;大濠洲航道长4公里,宽120米,深8.5米。2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入港区。
吞吐情况 黄埔港进出货物主要有煤炭、石油、粮食、矿砂、化肥、杂货等。货物进港量大于出港量,货物种类、流量、流向复杂多变。1983年吞吐量为1600万吨,其中对外贸易物资占近40%;集装箱吞吐量为6万多吨。货物集疏运60%以上靠水路运输,其次为管道和铁路。黄埔港国际货运航线遍及五大洲,外轮来港一年达400艘次,330万总吨。
黄埔港设有国际客运站,有通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客运航线。1982年旅客进出港口 1万多人。有国际旅游船靠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