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严复
1)  YAN Fu
严复
1.
Having An Restricted View on YAN Fu s Idea on Scientific Education——From the Studying on Today s Education Should Yegard Physical Science as Urgent Affairs;
严复的科学教育思想探析——从《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说起
2.
Yan Fu’s Four-Word Inscription Carved on the Hawksbill Paperweight Is a Counterfeit;
严复玳瑁书镇四箴铭是伪作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 Fu s Opinions on Lib- erty and Thoughts of LAOZI and ZHUANGZI;
严复的自由观与老庄的关系
2)  Yanfu
严复
1.
Yanfu s concept of Japan Around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1894;
甲午战争前后严复的日本观
2.
Yanfu s Prospe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 s Enlightenment on the Present Age;
严复社会发展观要义及其当代启示
3)  Yen Fu
严复
1.
Yen Fu s Concept of Power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Interpretation of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Yen Fu and the West by Benjamin I.Schwartz;
严复的能力观及其对当代公共管理创新的启示——对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的一种解读
2.
On the Elaboration of Translator 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ractice of Yen Fu s Translation;
严复翻译《天演论》谈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4)  Rigorous review
严格复审
5)  Yan Fu's Translation Version
严复译本
6)  Yɑn Fu
严复(1853~1921)
补充资料:严复
严复(1854~1921)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初名传初,后易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晚号瘉老人,别号尊疑、尺盦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卒于1921年10月27日。1877年(光绪三年),严复被选送英国学习海军驾驶。1879年归国,任教于福州船政学堂。次年,李鸿章新建北洋水师学堂成立,又奉调北上,任该学堂总教习,后升任会办、总办。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严复深受刺激,开始致力译著,主张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亡。同年,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以尊民叛君、尊今叛古的精神,公开申斥历代帝王是窃国于民的大盗窃国者,主张废除八股,取消科举制,他还指出欲求中国富强,必须变法,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改革主张。1897年,他与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著文立说,介绍西学,批评时政,积极倡导变法维新,使《国闻报》成为与上海《时务报》南北齐名的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
    严复最重要的活动,也是他毕生最大的贡献,是对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翻译介绍。其第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译作,是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天演论》的出版使进化论的新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尤其是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给面临民族危亡的中国先进分子以爱国救亡、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继续奋力于译事,到1909年(宣统元年),先后又译出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名学》、甄克思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以及耶芳斯的《名学浅说》等书,共160多万字之巨,而且几乎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著。他还提出信、达、雅三条翻译准则,至今仍为致力译事者所尊崇,引为楷模。严复学贯中西,被誉为于西学中学皆为中国第一流人物。他是近代中国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
   严复离开北洋水师学堂后,1900年曾开名学会于上海,讲演名学。参加唐才常创立的国会,被推为副会长。1902年,受聘为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1905年,参与创办复旦公学,并在次年任校长。191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文科学长。同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校,复被荐为首任校长。辛亥革命后,严复趋于保守。1913年,他参与发起孔教会,极力主张尊孔读经;1915年,又列名于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筹安会。此后,他还支持宣扬迷信的灵学会。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还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加以诋毁,保守思想日趋严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