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核材料与核设施
1)  nuclear facilities and materials
核材料与核设施
1.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delay elements and technology for physical protection of nuclear facilities and materials, presents the improvement method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elay technology.
分析了核材料与核设施实物保护延迟技术和延迟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延迟技术的改进措施和发展趋势。
2)  nuclear waste disposal facility
核废料处理设施
1.
On the basis of this,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odel for siting nuclear waste disposal facility by using PPGIS.
介绍了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给出了一个应用项目———加拿大安大略省核废料处理设施选址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
3)  nuclear fuel cycle facility
核燃料循环设施
4)  Material for nuclear power equipment
核电设备材料
5)  nuclear installation
核设施
1.
Study of external maninduced events for nuclear installations siting;
核设施厂址选择的外部人为事件研究
2.
The quality assurance for the stage of Sit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nuclear install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assuring quality of its activities.
核设施厂址选择、评价阶段的质量保证对保证其活动的质量很重要。
3.
The article summaries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technology of removing pollution from decommissioned nuclear installation.
综述了核设施退役后的去污技术发展概况,重点对几种物理去污新技术作了介绍,对各种去污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介绍了核设施去污技术的发展方向。
6)  Nuclear Facility
核设施
1.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decontamination in decommission progress of nuclear facility;
化学去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核设施退役中应用
2.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indication system for the nuclear facility decommissioning economics;
核设施退役经济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补充资料:《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


《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
The Convention on the Physical Protection of Nuclear Material

  《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the Physiea1Proteetion of Nuelear Material)有关保护核材料安全的国际公约。于198。年3月3日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和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字,1987年2月8日生效。截至1993年底,《公约》共有50个缔约国。 《公约》的主旨是,保护核材料在国际运输中的安全,防止未经政府批准或授权的集团或个人获取、使用或扩散核材料,并在追回和保护丢失或被盗窃的核材料,惩处或引渡被控罪犯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对《公约》范围内的罪犯建立普遍管辖权,防止核武器扩散。 《公约》由序言、正文和两个附件组成,其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国确保在其境内的核材料或装载属于其管辖的船舶或飞机上的核材料,在国际运输中按规定的级别予以保护。②缔约国承诺不输出或输人,亦不准许他国经其陆地、内河航道、机场和海港过境运输核材料,除非取得保证该材料已按规定的级别受到保护。③在核材料被偷盗、抢劫或受到威胁时,缔约国应向任何提出请求的国家提供合作,以追回失落的核材料。④规定了犯罪定义、管辖权,对被指控罪犯的起诉和引渡程序。⑤除对国内使用、储存和运输中的民用核材料所明确作出的承诺外,《公约》不影响缔约国对此种材料的主权权力。⑥缔约国之间对公约的解释和适用发生争端时,首先应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经争端任何一方请求,应提交仲裁或国际法院裁决。对后两种争端解决程序,公约允许保留。⑦规定了核材料的分类办法,以及相应的实体保护级别。 根据《公约》第十六条的规定,《公约》缔约国于1992年9月29日在维也纳召开《公约》审议会。会议通过的最后声明重申核材料实体保护并为此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公约是适当的,并促请尚未加人《公约》的所有国家加入《公约》。 中国于1989年l月10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递交加人书,并同时声明对《公约》第十七条2款所规定的两种争端解决程序提出保留。《公约》于1989年2月9日对中国生效。(李东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