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剪切造山带
1)  shear orogenic belt
剪切造山带
2)  Oblique convergence-shearing orogen
斜向汇聚-剪切造山带
3)  Dashankou Ductile Shear Zone
大山口剪切带
1.
The Dashankou Ductile Shear Zone (DDSZ)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strike slip ductile shear zone with in the crystal line axis of the Dabei orogenic belt parallel to its extension.
根据各种显微标志,并综合宏观特征,得出大山口剪切带总体为以右行剪切为主的走滑型剪切带,并被以正向滑动为主的近水平剪切带所改造。
4)  syntectonic shear zone
同构造期剪切带
5)  oblique convergence-shear orogeny
斜向汇聚-剪切造山
6)  Ailao Mountains-Red River shear zone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
1.
The Ailao Mountains-Red River shear zone is located in southern Yunnan province.
在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元阳到者龙的6个不同地点,对18个变质岩样品进行系统分析钾长石的~(40)Ar-~(39)Ar年龄。
补充资料:阿尔卑斯造山带
欧洲的阿尔卑斯以及其它一些年青的巨大造山带和褶皱山系。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由于阿尔卑斯运动(中国称喜马拉雅运动),使沿欧洲南部中生代的古地中海发生了强烈褶皱,形成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从西班牙至亚洲南部)。严格地说,此词只限于造山带的北翼,由徐士(E.Suess)创名。同义词有“地中海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个造山带属碰撞型山链。(共213字)

【引用信息】徐世芳,李博主编.地震学辞典.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第5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