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ibet wild Lilum Lancifolium

西藏野生卷丹
3) Tibetan weedrace

西藏半野生小麦
1.
yunnanese King) accessions, 9 gliadin and 4 HMW_glutenin patterns in 9 Tibetan weedrace ( T.
在 9份西藏半野生小麦 (T 。
2.
After reviewing concerned reports, it is concluded that: ⑴The Tibetan weedrace may not be the amphidiploid between tetraploid wheat(AABB)and Ae.
通过对有关国内外文献综述后,认为:(1)西藏半野生小麦可能不是中国四倍体小麦与中国节节麦的原初双二倍体,而可能是外地传入中国的原始六倍体小麦的后代,其原始性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如闭花受精、抗穗发芽、种子休眠、碎穗、包壳、比当地品种早熟等,以及西藏的复杂地理气候条件和原始粗放耕作农业等因素作用下而得以保存;(2)西藏半野生小麦与云南铁壳麦可能有共同的祖先;(3)新疆稻麦可能来源于含有Ch1黄化基因的波兰小麦类型,而且可能是起源于波兰小麦与节节麦的天然杂交并双二倍体化途径。
4) Tibetan wild barley

西藏野生大麦
1.
Genotyp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of β-amylase activity,β-glucan and protein fraction contents in Tibetan wild barley
西藏野生大麦β-淀粉酶活性、β-葡聚糖及蛋白组分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变异(英文)
6) wild Salvia miltiorrhiza

野生丹参
1.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Producing Area of Wild Salvia miltiorrhiza in Fengyang;
凤阳野生丹参产地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oot transaction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iderm,phloem,and xylem between cultivated and wild Salvia miltiorrhiza.
研究了栽培与野生丹参根的解剖结构。
补充资料:卷丹
卷丹介绍 卷丹 (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科属:
百合科
别名:
虎皮百合
形态特征:
鳞茎卵圆状扁球形,径5—8厘米,鳞片宽卵形。茎高1—1.5米,外带紫色,有疏或密的白色棉毛。叶散生,披针形或线状技针形,长5—20厘米,宽0.5—2厘米,向上渐小成苞片状;叶腋内常有珠芽。花序总状;花桔红色,密生紫黑色斑点;花被片长7—10厘米,外轮披针形,内轮宽被针形,开放后向外反卷;花药紫色。效果长圆形至倒卵形,长3—4厘米。花期6—7月。
分布与习性:
产连云港云台山、江宁、南京紫金山、句容、宜兴、苏州及上海余山等地,生山沟或多砾石山地;过去南京、宜兴一带所产百合,即本种,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也作观赏。
耐寒,喜向阳和干燥环境,宜冷凉而怕高温酷热和多湿气侯。土壤以粘质壤土为好。
繁殖与栽培:
常用珠芽、小鳞茎和鳞片繁殖。采收成熟珠芽于9月中旬播种苗床,当年形成小鳞茎。夏末待母株枯萎后挖出鳞茎,9月上旬将旁生小鳞茎剥下,可重新栽植。选择发育良好的无病鳞茎,取充实的中部鳞片,插入盛沙壤土的苗床,当形成小鳞茎,需培育3年才能开花。
栽培: 栽植的需选择排水好的向阳处,切忌连作。9月上旬栽种,栽前施足基肥,栽植深度10-12厘米。春季新芽出土后一蕾期追肥2次,施肥时注意肥料不要触及鳞茎。梅雨季需及时清除杂草,保持土壤疏松,7月上旬即可见花。8-9月地上部逐渐枯萎,留下休眠鳞茎越冬。
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立枯病和锈病危害。发病期用波尔多液喷洒成65%代森锌500倍液喷布。锈病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洒防治。
应用:
卷丹植株挺秀,花大色艳,橙红花朵朝下,别有野趣。在江南庭院和名园中广泛栽植,也可用于盆栽和切花。
图片:
百合科
别名:
虎皮百合
形态特征:
鳞茎卵圆状扁球形,径5—8厘米,鳞片宽卵形。茎高1—1.5米,外带紫色,有疏或密的白色棉毛。叶散生,披针形或线状技针形,长5—20厘米,宽0.5—2厘米,向上渐小成苞片状;叶腋内常有珠芽。花序总状;花桔红色,密生紫黑色斑点;花被片长7—10厘米,外轮披针形,内轮宽被针形,开放后向外反卷;花药紫色。效果长圆形至倒卵形,长3—4厘米。花期6—7月。
分布与习性:
产连云港云台山、江宁、南京紫金山、句容、宜兴、苏州及上海余山等地,生山沟或多砾石山地;过去南京、宜兴一带所产百合,即本种,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也作观赏。
耐寒,喜向阳和干燥环境,宜冷凉而怕高温酷热和多湿气侯。土壤以粘质壤土为好。
繁殖与栽培:
常用珠芽、小鳞茎和鳞片繁殖。采收成熟珠芽于9月中旬播种苗床,当年形成小鳞茎。夏末待母株枯萎后挖出鳞茎,9月上旬将旁生小鳞茎剥下,可重新栽植。选择发育良好的无病鳞茎,取充实的中部鳞片,插入盛沙壤土的苗床,当形成小鳞茎,需培育3年才能开花。
栽培: 栽植的需选择排水好的向阳处,切忌连作。9月上旬栽种,栽前施足基肥,栽植深度10-12厘米。春季新芽出土后一蕾期追肥2次,施肥时注意肥料不要触及鳞茎。梅雨季需及时清除杂草,保持土壤疏松,7月上旬即可见花。8-9月地上部逐渐枯萎,留下休眠鳞茎越冬。
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立枯病和锈病危害。发病期用波尔多液喷洒成65%代森锌500倍液喷布。锈病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洒防治。
应用:
卷丹植株挺秀,花大色艳,橙红花朵朝下,别有野趣。在江南庭院和名园中广泛栽植,也可用于盆栽和切花。
图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