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软体动物门
1)  Mollusca [英][mɔ'lʌskə]  [美][mə'lʌskə]
软体动物门
1.
This paper focuses on research of the Tonnacea (Mollusca: Gastropoda) collected from the Nansha Islands by th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May 2002.
对 2 0 0 2年 5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南沙群岛诸碧礁海洋底栖生物调查中采集的一批海洋软体动物标本进行整理研究 ,发现了属于软体动物门、鹑螺总科中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记录 ,分别为嵌线螺科Ranellidae中的一新种 :南沙蝌蚪螺Gyrineumnanshaensissp 。
2.
This paper deals with species of the Family Columbriidae (Mollusca, Gastropoda) found in China.
类鸠螺科Columbariidae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
2)  Mollusca(fossil)
软体动物门(化石)
3)  mollusk [英]['mɔləsk]  [美]['mɑləsk]
软体动物
1.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enthic mollusk in Fuxian Lake;
抚仙湖底栖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与空间分布
2.
Three methods of niche analysis on mollusk in mangrove area;
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生态位的三种分析方法
3.
Study on Mollusk resource in intertidal zone in Rizhao Shandong Province;
山东日照潮间带软体动物资源研究
4)  mollusc [英]['mɔləsk]  [美]['mɑləsk]
软体动物
1.
Distribution of Mollusca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Shangchuan Island;
广东上川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分布
2.
Advances in Studies on Nitric Oxide and its Synthase in Mollusc;
软体动物的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研究进展
3.
Species diversity of mollusc in intertidal zone, Daya Bay;
大亚湾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5)  Mollusks
软体动物
1.
Monobutyltin(MBT)was not detected in all mollusks.
所有软体动物均未检测出单丁基锡。
6)  mollusca [英][mɔ'lʌskə]  [美][mə'lʌskə]
软体动物
1.
The mechanism for tributyltin-induced imposex in mollusca;
三丁基锡致软体动物性畸变机制
2.
Study on the Agglutination of crude proteins from 11 Species of Mollusca to the Microbial Cells;
11种软体动物粗蛋白对微生物细胞的凝集性能初探
3.
Investigation on mollusca resources of Southern Dongting Lake in Yuanjiang city;
沅江南洞庭湖软体动物资源初步调查
补充资料: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动物界的第二大门。身体柔软,左右对称,不分节,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 5 部分组成。通称贝类。该门动物共分8纲,有 10 余万种,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到处可见  
    结构功能   头部位于身体前端。原始种类头部不发达 ,仅有口,进化的种类头部发达,生有触角和眼等感觉器官 。足部是位于身体腹侧的运动器官,随生活方式不同呈现不同形式:足部蹠面平滑或侧面扁,呈斧刃状,也有些种类能分泌足丝,在头足纲,足环绕头部,上面生有许多吸盘,并有一部分变态成漏斗,适于游泳生活。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钙质和有机质形成。大多数种类有1扇贝壳,也有不少种类有2扇贝壳 ,很少数种类有8扇贝壳 。贝壳由碳酸钙和少许有机质构成。软体动物雌雄异体通过交尾受精,或将生殖产物分别排到水中受精。雌雄同体大多通过交尾受精。
    生态   生态习性因种类而异。腹足类在陆地、淡水和海洋均有分布,双壳类只生活在淡水和海洋中,其他类群则完全生活在海洋中。它们的生活方式有:浮游生活、游泳生活、底栖生活和寄生生活4种。
    意义   软体动物中有很多种类可以为人类所利用。①食用。海产的鲍、玉螺、香螺、红螺、东风螺、泥螺、蚶、贻贝、扇贝、江珧、牡蛎、文蛤、蛤仔、蛤蜊、蛏、乌贼、枪乌贼、章鱼,淡水产的田螺、螺蛳、蚌、蚬,陆地栖息的蜗牛等肉味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②药用。鲍的贝壳(中药称石决明),宝贝的贝壳叫海巴,珍珠、乌贼的贝壳叫海螵蛸,以及蚶、牡蛎、文蛤、青蛤等的贝壳等都是中药的常用药材。从鲍鱼、凤螺、海蜗牛、蛤、牡蛎、乌贼等可以提取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③农业用。产量多的小型软体动物可以做农田肥料或饲料,河蚬可以饲养淡水鱼类。④工业用。软体动物的贝壳是烧石灰的良好原料。珍珠层较厚的贝壳( 如蚌、马蹄螺等 )是制钮扣的原料 。⑤ 工艺用或装饰用。很多贝类的贝壳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富有光泽,绚丽多彩,是古今中外人士喜欢搜集的玩赏品。
    危害   但也有许多种类危害人体,常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陆生的蜗牛、蛞蝓等吃植物的叶、芽,危害蔬菜、果树、烟草等;海洋中的一些肉食性种类,能杀害牡蛎、泥蚶等的幼苗,造成养殖双壳类的损失;一些草食性种类常吃海带、紫菜的幼苗,是藻类养殖的敌害。在淡水和陆生的软体动物中,椎实螺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豆螺是中华分枝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扁卷螺是姜片虫的中间宿主,短沟蜷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对人类的危害十分严重。海洋中的船蛆、海笋等是专门穿凿木材或岩石穴居的种类,对于海洋中的木船、木桩和海港的木、石建筑都有危害。营附着或固着生活的种类常大量附着在船底,可以影响船只的航行速度。有些附着生活的种类,可以堵塞水管,影响生产。
   软体动物门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有很多可作为指示沉积环境的指相化石。在世界和中国寒武系的最底部,已有单板纲和其他软体动物化石出现,中生界的不少菊石成为洲际范围内划分 、对比 地层 的带化石 ,有些 可用以了解 古水域 温度、含盐度等;蜗牛化石能反映第四纪气候环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