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ladotryum varium

葡枝霉病
2) Cladobotrun varium

葡枝霉
1.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hogen of soft disease in Flammulium velutipes was Cladobotrun varium.
研究表明金针菇绵腐病菌CladobotrunvariumNeesexSteud,为葡枝霉属,异形葡枝霉种。
3) Rhizopus stolonifer

葡枝根霉
1.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a Novel Lipase Gene from Rhizopus stolonifer YF6;

葡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YF6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2.
Lipase genes, LipRs from Rhizopus stolonifer YF6 and Lip42 from metagenome of oil dirt on the hearth of the restaurant were cloned by using degenerate PCR.
本研究建立了纯培养和非培养微生物脂肪酶基因克隆的有效方法,并分别利用该方法克隆了葡枝根霉YF6脂肪酶基因和宏基因组脂肪酶基因Lip42,构建了高通量的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表达载体pAMB129,实现了葡枝根霉脂肪酶基因LipRs在毕赤酵母中的展示表达,研究了葡枝根霉全细胞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反应条件,对宏基因组脂肪酶基因Lip42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进行了系统研究。
4) Rhizopus Stolonifer YF6

葡枝根霉YF6
1.
Preparation of biodiesel catalyzed by immobilized whole cell Rhizopus Stolonifer YF6;

固定化全细胞葡枝根霉YF6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5) Lychnee downy mildew

荔枝霜霉病
1.
Endophytic bacteria had a good control effect on Lychnee downy mildew disease.

本研究还用这2个菌株对荔枝霜霉病的防治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内生细菌能够主动进入荔枝果皮内定殖,而其在荔枝果皮的定殖量与其防效存在一定的正相关;(2)能增强荔枝体内的保护酶活性,从而减缓荔枝果皮的膜脂过氧化作用。
6) Grape downy mildew

葡萄霜霉病
1.
Studies on the epidemical regularity and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grape downy mildew disease in Eastern Helan Mountain;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霜霉病流行规律及测报技术
2.
In this paper, based on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of ANN, the model of forecasting grape downy mildew was built.
为此,以温度、相对湿度、累积降雨量及累积降雨日作为预测因子,以葡萄霜霉病的感病指数为预测目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建立了葡萄霜霉病预测模型。
3.
In a demonstration field trial, a prepackage mixture of flumorph plus fosetyl-aluminium 50% WP provided relatively good control of grape downy mildew, with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s of 1000 and 667 mg/L providing 93.
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50%氟吗啉+乙膦铝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较好,50%氟吗啉+乙膦铝可湿性粉剂1000mg/L、667mg/L两个浓度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3。
补充资料:霉形体病(支原体病)
由霉形体属(支原体属,Mycoplasma)成员引起的家畜传染病的总称。霉形体是能自行繁殖的、体积最小、构造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无细胞壁,光镜下呈多形,能通过细菌滤器在无细胞培养基中生长,菌落呈典型的油煎蛋状。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养成功的霉形体亚种是在1898年由法国的E.I.E.诺卡等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牛胸水中分离的。家畜的重要霉形体病(支原体病)有下列几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又名牛肺疫,由丝状霉形体的亚种所致的传染病。多见于牛、水牛、和牦牛。在非洲和亚洲至少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又由欧洲传播到美洲、大洋洲等处。现已在许多国家被消灭,但部分地区仍有流行或发生,中国仅局限于一些边远牧区。主要由飞沫传染。带菌牛是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期平均为2~4周。病程发展一般缓慢,偶有急性发作死亡的。主要症状是咳嗽、鼻孔流出液体、体温4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从病肺中分离病原霉形体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血清学检验有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玻片凝集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等方法。可用疫苗注射预防。由霉形体所致的牛病还有由牛生殖道霉形体、牛霉形体和加拿大霉形体等所致的牛乳腺炎,以及由牛鼻霉形体所致的支气管肺炎等。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由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sp.capri) 引起的山羊传染病。世界性分布。潜伏期2~28天,主要症状为体温上升,高者可达41℃,呼吸(家畜)急促,伴有鸣叫声,咳嗽,流鼻涕。孕羊大批流产。急性死亡或转为慢性病。早期可用抗生素治疗。中国使用氢氧化铝疫苗预防,收到良好效果。
猪地方性肺炎 又名猪喘病,由猪肺炎霉形体(M.hyopneumoniae)引起的猪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世界性分布。50年代中期出现于中国。病原存在于猪呼吸道中,主要经过飞沫或鼻部接触传染。新发病猪群常出现急性病例,呼吸急促,痉挛性阵咳。多数病猪转为慢性,或渐次恢复,转为隐性型。老疫场的猪一开始即可能呈显慢性型。病猪死亡率不高,但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病变主要在肺部,结合流行病学和症状可作出诊断。亦可用 X射线透视检查(见彩图)。血清学诊断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方法。土霉素、卡那霉素有治疗效果。尚无疫苗可供预防。此外,还有由猪鼻霉形体引起的关节炎和多发性浆膜炎,以及由猪滑液霉形体引起的关节炎等。
鸡霉形体病 主要有如下致病菌:①鸡毒霉形体。(M.gallisepticum)主要感染鸡与火鸡,可经蛋传播给仔鸡,也可经接触传播给同群鸡。鸡以气管炎和气囊炎为特征;火鸡以窦炎和气囊炎为特征。世界性分布。实验感染时潜伏期为1~3周。症状为流鼻涕、咳嗽和呼吸时有罗音,可因不良外界环境而加重,火鸡的一侧或双侧眶下窦常有肿胀。诊断可采用快速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治疗可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和四环素等注射,或加在饮水或饲料中饲喂。尚无疫苗可供使用。②滑液霉形体(M.synoviae)。鸡和火鸡都可由蛋感染,或经过接触传播。潜伏期10~20天。症状有两类,一以跛行为特征,一为呼吸道型。也可能两种兼有,而以跛行最为常见。严重的伴有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顿,生长缓慢,可能出现腹泻等。剖检时患部关节滑液膜上可看到有粘稠乳酪样灰白色渗出物,甚至呈干酪样变化。诊断可用快速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治疗时可用抗生素如氯霉素或链霉素等药物。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此外,还有由火鸡霉形体所致的火鸡霉形体感染等。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又名牛肺疫,由丝状霉形体的亚种所致的传染病。多见于牛、水牛、和牦牛。在非洲和亚洲至少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又由欧洲传播到美洲、大洋洲等处。现已在许多国家被消灭,但部分地区仍有流行或发生,中国仅局限于一些边远牧区。主要由飞沫传染。带菌牛是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期平均为2~4周。病程发展一般缓慢,偶有急性发作死亡的。主要症状是咳嗽、鼻孔流出液体、体温4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从病肺中分离病原霉形体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血清学检验有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玻片凝集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等方法。可用疫苗注射预防。由霉形体所致的牛病还有由牛生殖道霉形体、牛霉形体和加拿大霉形体等所致的牛乳腺炎,以及由牛鼻霉形体所致的支气管肺炎等。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由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sp.capri) 引起的山羊传染病。世界性分布。潜伏期2~28天,主要症状为体温上升,高者可达41℃,呼吸(家畜)急促,伴有鸣叫声,咳嗽,流鼻涕。孕羊大批流产。急性死亡或转为慢性病。早期可用抗生素治疗。中国使用氢氧化铝疫苗预防,收到良好效果。
猪地方性肺炎 又名猪喘病,由猪肺炎霉形体(M.hyopneumoniae)引起的猪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世界性分布。50年代中期出现于中国。病原存在于猪呼吸道中,主要经过飞沫或鼻部接触传染。新发病猪群常出现急性病例,呼吸急促,痉挛性阵咳。多数病猪转为慢性,或渐次恢复,转为隐性型。老疫场的猪一开始即可能呈显慢性型。病猪死亡率不高,但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病变主要在肺部,结合流行病学和症状可作出诊断。亦可用 X射线透视检查(见彩图)。血清学诊断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方法。土霉素、卡那霉素有治疗效果。尚无疫苗可供预防。此外,还有由猪鼻霉形体引起的关节炎和多发性浆膜炎,以及由猪滑液霉形体引起的关节炎等。
鸡霉形体病 主要有如下致病菌:①鸡毒霉形体。(M.gallisepticum)主要感染鸡与火鸡,可经蛋传播给仔鸡,也可经接触传播给同群鸡。鸡以气管炎和气囊炎为特征;火鸡以窦炎和气囊炎为特征。世界性分布。实验感染时潜伏期为1~3周。症状为流鼻涕、咳嗽和呼吸时有罗音,可因不良外界环境而加重,火鸡的一侧或双侧眶下窦常有肿胀。诊断可采用快速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治疗可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和四环素等注射,或加在饮水或饲料中饲喂。尚无疫苗可供使用。②滑液霉形体(M.synoviae)。鸡和火鸡都可由蛋感染,或经过接触传播。潜伏期10~20天。症状有两类,一以跛行为特征,一为呼吸道型。也可能两种兼有,而以跛行最为常见。严重的伴有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顿,生长缓慢,可能出现腹泻等。剖检时患部关节滑液膜上可看到有粘稠乳酪样灰白色渗出物,甚至呈干酪样变化。诊断可用快速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治疗时可用抗生素如氯霉素或链霉素等药物。尚无可供使用的疫苗。此外,还有由火鸡霉形体所致的火鸡霉形体感染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