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alsa salicina
					
	
					
				
				
	
					
				柳黑腐皮壳
			
					2)  Valsa pini
					
	
					
				
				
	
					
				松黑腐皮壳
			
					3)  Valsa
					
	
					
				
				
	
					
				黑腐皮壳属
			
					4)  diaporthin
					
	
					
				
				
	
					
				腐皮壳菌素
			
					5)  black willow
					
	
					
				
				
	
					
				黑柳
			
					6)  cortex salicis
					
	
					
				
				
	
					
				柳皮
	补充资料:柳白皮
		【通用名称】
柳白皮
【其他名称】
柳白皮 (《证类本草》)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 
【化学成分】
含水杨甙及3.10~9.12%鞣质。 
【药理作用】
水杨甙有退热作用。参见"柳枝"条。 
【性味】
《唐本草》;"枝皮味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
祛风利湿,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风肿瘙痒,黄疸,淋浊,乳痈,牙痛,汤火烫伤。 ①《唐本草》:"枝皮主痰热淋疾;可为浴汤,洗风肿瘙痒;酒煮含,主齿痛。" ②《纲目》:"煎服,治黄疸白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冼、酒煮或炒热温熨。 
【选方】
①治疟疾及风湿骨痛:柳枝去其木心及外面黄黑之粗皮,用其青色之皮,鲜用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走注气痛,或风毒卒肿:白酒煮杨柳白皮,暖熨之。(《姚僧坦集验方》) ③治妇女乳痈妒肿:削柳根皮,熟捣,火温,帛囊贮,熨之,冷更易。(《肘后方》) ④治风虫牙痛:杨柳白皮,卷如指大,含咀,以汁渍齿根,数过。(《古今录验方》) ⑤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柳白皮细切,以猪膏煎以涂之。(《肘后方》) ⑥治汤火灼成疮:柳皮烧灰,以粉涂之。(《肘后方》) ⑦治中耳炎:柳树皮(烧存性)二钱,枯矾、冰片各一钱。共研细面,吹耳。(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