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擦香行为
1)  Scent-marking
擦香行为
2)  frictional behavior
摩擦行为
1.
The frictional behavior of the PEEK composites was studied on a pin-on-disc test rig under dry sliding against carbon steel disc.
以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Al2O3和纳米TiO2分别与聚四氟乙烯(PTFE)填充PEEK复合材料,利用自制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行为。
3)  tribological behavior
摩擦行为
1.
Effects of content of SiO_2 particles on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Cu-matrix friction materials
SiO_2含量对铜基摩擦材料摩擦行为的影响
2.
A tribological behavior model of triphenyl phosphate (TPP) acted on rapeseed oi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BP-ANN.
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磷酸三苯酯(TPP)在菜籽油中的摩擦行为模型,通过模型检测,目标输出与模型输出的曲线成对角线,具有较高的精度。
4)  friction behavior
摩擦行为
1.
The friction behavior of the films sliding against a sapphire ball or a steel ball in ambient environment was investigated with a ball on flat tribometer.
利用球 -盘摩擦试验装置考察了大气环境下 YBa2 Cu3O7薄膜和多晶硅薄膜同蓝宝石球及钢球对摩时的摩擦行为 ,并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 。
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llic surface film generated on the surfaces of Al, Cu, and AISI 1045 steel directly correlates to the friction behavior and SGV as they comprise frictional pairs with SUJ2 steel.
针对几种常用金属摩擦副 ,在球 -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金属表面膜及其磨粒对其摩擦行为和表面自生电势的影响 。
3.
The friction behavior of Zr55Al10Ni5Cu30 bulk metallic glass in the supercooled liquid region was investigated.
采用双杯挤压方法研究了成形温度、应变速率等工艺参数对Zr55Al10Ni5Cu30块体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塑性成形时模具和零件之间的摩擦行为的影响。
5)  tribological behavior
摩擦学行为
1.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TiC/i-C composite hard film;
TiC/i-C复合硬质薄膜的制备和摩擦学行为的研究(英文)
2.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a ligand-stabilized carbonyl cobalt compound-- hexacarbonyl [μ-(2,3-η:2,3-η)-4-diethylamino-1-ol-2-butyne] dicobalt as an additive in liquid paraffin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zinc dialkyldithiophosphate on a four-ball machine.
考察了一种配体稳定的羰基钴簇合物———六羰基 [μ - (2 ,3- η :2 ,3- η) - 4-二乙胺基 - 1-羟基 - 2 -丙炔 ]二钴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行为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对液体石蜡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损失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 。
3.
A feasible method to speedily develop mechanical product virtual prototype considering tribological behavior was presented.
提出了一种包括摩擦学行为仿真的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快速实现方法。
6)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摩擦磨损行为
补充资料:《行为的原理:行为理论导论》
      C.赫尔著。纽约阿普尔顿世纪克罗夫茨公司1943年第一版。这是一部阐述赫尔的假设-演绎理论体系的代表性专著。本书共20章。第 1章讲科学理论的性质。以后各章依次为:一种客观的行为理论、刺激的接受和有机体的生存、行动及其协调的生物学问题、在需要条件下内部行为的特征、基本强化、次级强化、习惯强度与各种强化内素的关系等。最后一章是总结和结论。书后还附有本书使用的各种概念符号的说明。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客观的行为理论体系。他认为这个理论体系应该:①能够解释已往积累的大量经验资料;②能够从相对少量的公设(本书列举了16条公设)中推导出许多定理;③能够采用具体明确的经验性的试验来加以证明;④能够用新的证据、经验证明和进一步的思辨对这个理论体系加以修订;⑤能够用数学公式对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任何一个目标加以数量化的表述。作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类的整体性行为。这种行为包含着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紧密的相互作用;它具有生物的适应性;行为的中介变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应该用操作性的定义加以确定。在方法论上,作者严格遵守机械主义的、还原主义的和行为主义的客观原则,反对给予所观察的行为以任何主观的解释。赫尔在书中还主张严格遵守一种假设-演绎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一系列事先确定的公式进行严格的演绎。它包括建立公设,并由此演绎出可以用实验检验的结论;然后再把这些结论用实验加以实际检验,修正错误的结果,经过证实再把它们纳入科学体系之中。本书所提出的学习理论是西方带有权威性的学习理论之一。它可以大体归为下列各点:①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一种联结。这个联结称为习惯强度,以符号SHR表示。H为习惯;S和R分别表示有关的刺激和反应。②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强化;强化兼指E.L.桑代克的强化和И.Π.巴甫洛夫的强化;强化的效果在于减少当时起作用的内驱力(D)的强度。③SHR作为一种强化作用的函数,其强度随强化而逐渐增加,而且代表一种行为的相对持久的改变。④习惯强度只有在驱力状态下才能被激起,驱力激起有效的习惯强度,使之成为反应势能(SER),反应势能是一种使反应被激起的可能性,相当于作业。赫尔认为,反应势能的量是内驱力和习惯强度的递增函数。可以用下列简明公式表示:SER=D×SHR。表示一个人在特定时刻的作业是由他的内驱力和习惯强度的积决定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