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献加工
1)  literature processing
文献加工
1.
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literature processing,this paper makes the case study on the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by adopting the activity-based balancing method,and points out that using IE method can increase the service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library.
文献加工的角度,采用作业平衡法对文献资源建设进行了实例分析,指出借鉴IE方法可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of heavier labor Intensity, lower working efficiency and poorer quality existing in pure physical labor sections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processing techniqu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ing assumptions through observations and practices and synthesi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modem information techniques.
针对传统文献加工技术手段中的纯体力劳动工作流程部分存在的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与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观察与实践并综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对其提出了改进设想。
2)  literature systematization process
文献系统化加工
1.
literature systematization process and culture evolution;
文献系统化加工与文化演进
3)  Literature deep processing service
文献深加工服务
4)  Documentation [英][,dɔkjumen'teɪʃn]  [美]['dɑkjəmɛn'teʃən]
文献工作
5)  document work
文献工作
1.
Discussion about document work of information depart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论高校情报机构的文献工作
6)  engineering literature
工程文献
1.
The ite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literature resource center s service platform of Shanxi Province" is the one of the ite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condition platform of Shanxi Province"; the undertaker is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山西省工程文献资源中心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是“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子项目之一,由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承担。
补充资料:文献加工
      对所藏分散的无组织的原始文献进行加工,使之浓缩化、有序化工作的总称,是情报部门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建立文献数据库的必不可少的文献前处理工作。它包括:著录,标引,编目以及题录、简介、文摘的编制。
  
  著录  对文献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通过著录,将文献的各种特征反映在检索工具的各种载体上,情报用户利用检索工具即可方便地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特定文献。文献著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国际上,著录规则有《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等。中国的著录规则有《文献著录总则》 (GB3792.1-83)和《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 (GB3793-83)等。著录项目一般包括题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著录的载体形式有卡片、书本和磁带等。卡片式与书本式是传统手工方式著录。电子计算机应用后,著录项目可填在工作单上,通过穿孔卡片或键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利用计算机一次输入、多次使用的功能,制成检索磁带,同时打印编排卡片式、书本式检索工具。
  
  标引  对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标识符号(作为检索标识),揭示该文献的工作。最常用者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以一定的观点为指导,按文献学科知识内容,参考用户需求以及文献形式体裁,依据一定的分类法,选标分类号码,借以组织分类目录和索引的,称为分类标引。以一定的观点为指导,按文献所论述的主题内容,参考用户需求以及文献形式体裁,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选标主题词,借以组织主题目录和索引的,称为主题标引。由于分类法和主题法具有不同功能,中国很多情报部门同时采用两种方法,以满足用户从不同角度检索文献的要求。文献的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其工作程序包括3 步:①对文献论述的内容进行主题分析,通过分析提炼主题概念。②依据事先选定的分类法与主题词表,从中选择和组配恰当的标识符号。分类法用的是分类号码(由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组成);主题法用的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语。③按一定顺序将有关文献的题名或代号(例如文摘号)列在该标识符号后面。
  
  编目  对文献进行著录和标引,形成一系列描述和揭示文献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条目,并将这些条目有序排列成文献目录一类检索工具的工作。目录的种类很多,各种目录的功能和排序方法也不同。供用户随时查用的称读者目录,供情报部门内部使用的称公务目录;按不同文献类型组成的目录有图书目录、期刊目录、科技报告目录、会议文献目录、学位论文目录、专利文献目录、技术标准目录、声像资料目录等; 按目录反映的文献收藏范围分,有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等;按目录反映的文献内容分, 有综合目录、专科目录、 专题目录等;按文献的不同文种排序的目录有中文、英文、日文、俄文等文献目录;按目录的不同编排方法分,有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作者目录、书名目录等;按目录的载体形式分,有卡片式、书本式及磁带式目录等。
  
  题录、简介、文摘的编制  对每篇文献所进行的深度不等的文献加工工作。仅根据文献题名、 作者、 出处等外表特征进行著录、标引的条目,称为题录。除题录部分外,再对文献内容作一般性介绍的,称为简介;如对文献内容作实质性描述的, 则称为文摘。 将一系列题录、简介、文摘条目有序编排,并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就分别成为题录式检索刊物、简介式检索刊物和文摘杂志(见情报出版物)。
  
  文献加工再深入一步,即对相关的一系列原始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评论,从而形成综述报告和述评报告等(见情报研究成果)。
  
  由于电子计算机在情报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文献加工的某些环节,如打印和编排卡片等已逐步用机器代替手工。自动标引和自动做文摘也有很大的进展。 (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