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电子花样机
1)  electro-pattern-sewing machine
电子花样机
1.
Pattern edit is one of the core functions of the new intelligent electro-pattern-sewing machine.
花样编辑是新型智能缝制设备电子花样机的核心功能之一。
2)  digital mock-up
电子样机
1.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in the electronic virtual assembly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aken by the two main modes of virtual manufacturing and digital mock-up,and the statu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we know that the current vehic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st equipment mode digital mock-up is installed and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s in the loaded model to be the leadership role.
通过介绍当前汽车行业中所主要采取的虚拟制造和电子样机的电装两种模式应用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汽车企业合理的电装模式应该是电子样机,同时也对当前国内汽车行业电装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一定探讨。
2.
However, enterprise is abl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duct quality improvement, reduction of design cost and dramatic re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ime by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ock-Up(DMU) technology.
企业应用电子样机技术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缩短研制周期的目的。
3)  digital prototype
电子样机
1.
It takes CSR Product Digital Prototype Design System as an example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prototype technology to railway product research & development.
简要介绍了虚拟产品开发的定义、特点和研究内容,以中国南车集团"产品电子样机设计系统"为例,介绍了电子样机技术在铁路产品研发中的应用。
4)  EDP
电子衍射花样
1.
A ξ -TABLE METHOD OF THE EDP FOR NON-CUBIC SYSTEM CRYSTALS;
非立方晶系电子衍射花样的ξ表法
5)  electron channeling pattern
电子通道花样
1.
Advances in the analysis technique of electron channeling pattern;
电子通道花样分析技术的进展
6)  Electron Channeling Patterns (ECP)
电子通道花样(ECP)
补充资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计算机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是在1984年5月设立的电子计算机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0年7月,为适应信息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成立计算机学院。2001年7月,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以计算机学院为依托,成立省属高校第一家软件学院。2002年7月软件学院独立建制。2004年10月,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合并,组成新的计算机学院。

1980年9月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了第一批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1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二级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学院获得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省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成为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2004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成为浙江省重点学科(a类)。

经过二十六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学院已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980年)、教育技术学(2001年)、软件工程(2003年)、网络工程(2004年)、数字媒体技术(2005年)等五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1993年)、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998年)、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硕士点。学院还拥有信息产业部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2000年),财政部专项资金资助的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2003年)、网络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2003年)、浙江省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2年)、财政厅专项资金资助的电子政务实验室(2003年)等。这些实验基地的建设发展为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计算机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的学科梯队,2005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113人,其中教授17、副教授3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人、硕士学位教师53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3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已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3000余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生158人。学院现有本科生近2200人、研究生近200人。

近五年来,教学成果丰硕,其中2000年“面向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新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的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计算机组成原理cai软件”获省自制多媒体课件评比三等奖;“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cai软件”获校多媒体课件a类奖。同时共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

学院在加大实验室与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非常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浙江托普软件公司、杭州大自然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数码港软件有限公司、中国计算机软件服务杭州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52所、东忠软件有限公司、杭州新利电子有限公司、信雅达软件公司等20余个工程设计训练基地。

学院已在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系统与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及应用等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事电子预研基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教材(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