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ix material system of straw stem
秸秆上料系统
3) straw materials
秸秆材料
1.
The application of straw materials is described and the components and properties of straw materials are analyzed.
简述秸秆材料的利用现状,浅析秸秆材料的组成和性能。
4) straw fodder
秸秆饲料
1.
This text brief to introdu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raw fodder,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and settlement means that exist in developing straw fodder.
简要介绍了秸秆饲料的利用现状,指出了秸秆饲料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论述了秸秆饲料加工的新技术及应用模式,并对其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2.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of straw fodder made affected on straw animal husbandry and the problem of straw to transport to far distances.
研究表明现阶段自然灾害频繁、饲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提高秸秆饲料的商品性 ,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5) difform cornstalk
秸秆碎料
1.
The similar conditions were made to perform orthogonal experiments of separating difform cornstalk.
为了解在不同形态秸秆碎料分离过程中对分离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指标,进行不同形态秸秆碎料分离的正交试验。
6) straw feed
秸秆饲料
1.
Seen from the strategy height of continuable development of stockbreeding in our country, the straw feed will be an important feed resource in the developement of stockbreeding.
从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秸秆饲料将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饲料资源。
2.
The characteristic of crop straw,all kinds of processing methods and functionary mechanism of straw feed were introduced in sample;The paper summerized new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straw feed in details;Existent problems and reˉsolvent were pointed out about straw feed s exploitation,and the prospect advance of straw feed were forecasted.
简要介绍了秸秆成分的构成、特点和饲料的加工方法及作用机理 ;论述了秸秆饲料加工的新技术及研究进展 ;指出了秸秆饲料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并对其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3.
Requirement of feed quantity will be increased certainly in China, and it is estimated that production capability of concentrate feed and straw feed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feed market is also not enough.
我国饲料社会需求增长不可逆转,国内未来精饲料、秸秆饲料生产能力不足,国际饲料市场容量有限,决定了我国必须开辟新型饲料生产途径。
补充资料:高炉供料和装料系统
高炉原料经过预处理后的储存、输送、提升、装炉等设备所组成的系统。
高炉供料系统 供料系统的特点是运输数量大、工作节律性强。它的任务是将经过预处理的铁矿石、焦炭和辅助原料分别从原料场、烧结厂、炼焦厂用火车或皮带运输机送到高炉贮焦槽和贮矿槽。贮焦槽容积约为高炉容积的 0.7倍,贮焦6~8小时;贮矿槽容积约为高炉容积的1.6倍,贮矿9~14小时;辅助原料贮存20小时左右。原料、燃料由筛分器筛分后,经称量车卸入料罐或料车;20世纪上半叶大多使用斜桥供料;70年代大型高炉使用带式输送机上料,皮带宽1.6~2.5米,斜倾角12°~13°左右,速度2米/秒左右。
炉顶装料设备 早期小高炉炉顶为敞口式,由人工装料。后来发展为封闭式。1850年出现单钟炉顶;1907年出现双钟炉顶;60年代以后出现三钟炉顶、带封闭阀的双钟炉顶和最新的无钟炉顶(见图)。炉顶大钟的斜度50°~60°,一般53°,采用二段斜倾角,外加护板,一般寿命约为5~7年。高炉大型化以后,大钟太大,运输不便,而且造成炉顶的布料径向不匀。60年代联邦德国设置可调炉喉导料板,改进布料,煤气利用率增高,焦比降低约30公斤/吨生铁,并能保护炉身砖衬。日本有带导料板和密封阀双钟炉顶的高炉。
现在新建高炉多采用无钟炉顶。这种炉顶是1970年由卢森堡保罗·伍尔斯公司(S.A.Paul Wurth Co.简称P.W.)发展的,1972年在联邦德国试验成功。中国首钢1979年在2号高炉,1982年在4号高炉采用这种炉顶,取得很好效果。无钟炉顶有带密封阀的炉顶料仓和旋转溜槽。它有以下优点:①可选择多种布料方式,如圆环布料、扇形布料、螺旋布料、定点布料等,实现最佳布料,充分利用煤气能量,并能防止炉内布料偏斜现象和堵塞局部气流通道。②原料、燃料混层较少,对高炉使用球团和型焦有利。③设备重量较一般炉顶约减轻一半,炉顶吊车可由 120吨改为30吨,炉顶框架可降低,节省投资。④维修方便,更换溜槽时间仅为4~8小时(各式有钟炉顶换大钟需2~7日),提高高炉作业率,延长高炉寿命。无钟炉顶用的炉料必须粒度整齐,否则粒度偏析大。
1944年美国高炉首先把炉顶压力提高到 0.7大气压(按超压量计)进行操作。高压操作对高炉顺行和增产效果明显,对降低焦比也有利。近年炉顶压力一般在1.0~2.5大气压,最高可达3大气压。高压炉顶设置均压阀和放散阀,大小钟斗内一般充有净煤气。
高炉供料系统 供料系统的特点是运输数量大、工作节律性强。它的任务是将经过预处理的铁矿石、焦炭和辅助原料分别从原料场、烧结厂、炼焦厂用火车或皮带运输机送到高炉贮焦槽和贮矿槽。贮焦槽容积约为高炉容积的 0.7倍,贮焦6~8小时;贮矿槽容积约为高炉容积的1.6倍,贮矿9~14小时;辅助原料贮存20小时左右。原料、燃料由筛分器筛分后,经称量车卸入料罐或料车;20世纪上半叶大多使用斜桥供料;70年代大型高炉使用带式输送机上料,皮带宽1.6~2.5米,斜倾角12°~13°左右,速度2米/秒左右。
炉顶装料设备 早期小高炉炉顶为敞口式,由人工装料。后来发展为封闭式。1850年出现单钟炉顶;1907年出现双钟炉顶;60年代以后出现三钟炉顶、带封闭阀的双钟炉顶和最新的无钟炉顶(见图)。炉顶大钟的斜度50°~60°,一般53°,采用二段斜倾角,外加护板,一般寿命约为5~7年。高炉大型化以后,大钟太大,运输不便,而且造成炉顶的布料径向不匀。60年代联邦德国设置可调炉喉导料板,改进布料,煤气利用率增高,焦比降低约30公斤/吨生铁,并能保护炉身砖衬。日本有带导料板和密封阀双钟炉顶的高炉。
现在新建高炉多采用无钟炉顶。这种炉顶是1970年由卢森堡保罗·伍尔斯公司(S.A.Paul Wurth Co.简称P.W.)发展的,1972年在联邦德国试验成功。中国首钢1979年在2号高炉,1982年在4号高炉采用这种炉顶,取得很好效果。无钟炉顶有带密封阀的炉顶料仓和旋转溜槽。它有以下优点:①可选择多种布料方式,如圆环布料、扇形布料、螺旋布料、定点布料等,实现最佳布料,充分利用煤气能量,并能防止炉内布料偏斜现象和堵塞局部气流通道。②原料、燃料混层较少,对高炉使用球团和型焦有利。③设备重量较一般炉顶约减轻一半,炉顶吊车可由 120吨改为30吨,炉顶框架可降低,节省投资。④维修方便,更换溜槽时间仅为4~8小时(各式有钟炉顶换大钟需2~7日),提高高炉作业率,延长高炉寿命。无钟炉顶用的炉料必须粒度整齐,否则粒度偏析大。
1944年美国高炉首先把炉顶压力提高到 0.7大气压(按超压量计)进行操作。高压操作对高炉顺行和增产效果明显,对降低焦比也有利。近年炉顶压力一般在1.0~2.5大气压,最高可达3大气压。高压炉顶设置均压阀和放散阀,大小钟斗内一般充有净煤气。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