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Nonlinear strain wave coupled system
非线性应变波耦合组
3) creep and stress relaxation couple test
蠕变-应力松弛耦合试验
4) coupling process
耦合反应
1.
The coupling process of dehydrogenation of 1,4-butanediol and hydrogenation of dimethyl maleate over CuO/SiO2 catalysts to produce one important fine chemical γ-butyrolactone was carried out in a continuous fixed bed reactor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和传统的反应过程相比,耦合反应提高了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活性。
2.
The coupling process of dehydrogenation of 1,4-butanediol with hydrogen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over Cr-Cu/SiO2 catalysts to produce one important fine chemical γ-butyrolactone was studied, which shows advantages over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es.
耦合反应显著提高了顺酐转化率和γ-丁内酯选择性。
3.
A series of supported copper based catalysts for the coupling process of 2-butanol dehydrogenation and furfural hydrogenation were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负载型铜基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仲丁醇脱氢和糠醛加氢的耦合反应。
5) coupling reaction
耦合反应
1.
It shows that using coupling reac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yield of DMC.
本文运用化学热力学基本原理,着重从热力学角度对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探讨,表明使用耦合反应是提高碳酸二甲酯产率的重要方向。
2.
Reaction condition can be changed by means of coupling reactions,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organic chemistry preparations.
从化学热力学出发,将无机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反应类型,并由热力学原理讨论了化学反应的自发方向,应用耦合反应改变化学反应的条件,为无机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化学热力学在无机制备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
At the same time coupling reaction combined with urea and methanol is used in the synthesis of methyl carbamate.
重点研究了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路线,本文将耦合反应应用于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反应中,结合尿素醇解法制备氨基甲酸甲酯。
6) coupling effect
耦合效应
1.
The coupling effects in lower mixed alcohols synthesis;
低碳混合醇合成中的耦合效应
2.
A study of coupling effect in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of traffic flow for two-lane with open boundary conditions;
开放性边界条件下双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耦合效应研究
3.
Coupling effec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of Casuarina equsetifolia shelter-forest in coastal-sand areas;
沙质海岸木麻黄防护林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补充资料:jj 耦合
由给定电子组态确定多个价电子原子的能量状态的一种近似方法。它适用于原子中各价电子间的静电斥力势能之和远小于各价电子的自旋轨道磁相互作用能之和的情况,单个电子的轨道角动量pli将和其自旋角动量psi耦合成该电子的总角动量pji,,ji是第i个价电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媡=h/2π,h是普朗克常数。
以两个非等效电子为例,设电子组态为(n1l1n2l2),n1、n2和 l1、l2分别为两电子的主量子数和轨道量子数,电子的自旋量子数都为1/2,即s1=s2=1/2,按原子的矢量模型,电子轨道角动量 pli与自旋角动量 psi耦合,。原子jj 耦合的多重谱项则由各种可能的(j1j2)确定,不同谱项间能量差别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两电子间静电作用使与耦合成原子的总角动量PJ,pJ=+,J为原子总角动量量子数,J=j1+j2,j1+j2-1,...,|j1-j2|,由于这种静电作用远小于电子的轨道与自旋相互作用,因此同一多重谱项中由于电子间静电作用而引起的不同J值的能态间距是很小的。jj 耦合形成的原子态符号是(j1j2)J 。
对于等效电子(见原子结构),耦合时要考虑泡利不相容原理,所形成的原子态要比非等效电子形成的原子态少。例如两个等效p电子经jj 耦合只能形成、、五种原子态,而两个非等效p电子经jj 耦合将形成、、和等十个原子态。
jj 耦合常适用于确定重元素原子的受激态和轻元素原子的高受激态,有时还适用于确定重元素的基态(例如Pb原子的基态)。
以两个非等效电子为例,设电子组态为(n1l1n2l2),n1、n2和 l1、l2分别为两电子的主量子数和轨道量子数,电子的自旋量子数都为1/2,即s1=s2=1/2,按原子的矢量模型,电子轨道角动量 pli与自旋角动量 psi耦合,。原子jj 耦合的多重谱项则由各种可能的(j1j2)确定,不同谱项间能量差别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两电子间静电作用使与耦合成原子的总角动量PJ,pJ=+,J为原子总角动量量子数,J=j1+j2,j1+j2-1,...,|j1-j2|,由于这种静电作用远小于电子的轨道与自旋相互作用,因此同一多重谱项中由于电子间静电作用而引起的不同J值的能态间距是很小的。jj 耦合形成的原子态符号是(j1j2)J 。
对于等效电子(见原子结构),耦合时要考虑泡利不相容原理,所形成的原子态要比非等效电子形成的原子态少。例如两个等效p电子经jj 耦合只能形成、、五种原子态,而两个非等效p电子经jj 耦合将形成、、和等十个原子态。
jj 耦合常适用于确定重元素原子的受激态和轻元素原子的高受激态,有时还适用于确定重元素的基态(例如Pb原子的基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