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工程技术支撑体系
1)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upport system
工程技术支撑体系
2)  technology support system
技术支撑体系
1.
Technology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STP);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3)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技术支撑体系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systemically the important field of constructing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of Shanxi s fishery industry,and based on this,advances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of Shanxi s fishery industry from the angle of macro management.
系统地介绍了构建山西渔业技术支撑体系的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山西渔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具体措施。
2.
Then based on describing the basic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its technical system , implementation and the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s.
为此,从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出发,指出了实施精细农业的必要性;在介绍了精细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其技术思想、技术体系、实施以及其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阐述;论述了精细农业的研究、应用及发展趋势。
3.
The authors elaborate the importance and great urgency to build digital territorial sea in our country and introduce the function,basic characteristics,technical support system,an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management and renewal of the digital territorial sea system.
阐述了我国"数字领海(含专属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介绍了"数字领海"系统的功能、基本特征、技术支撑体系、信息采集方法、信息管理方法及信息更新方法;指出了"数字领海"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4)  Non-technical sustaining system
非技术支撑体系
5)  technologically supporting system
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6)  echnical supporting system
技术支撑系统
1.
To adapt the integration training to the troops operation training,the software structure and working flow of the integration training control platform,scenario processing platform and comprehensive display platform was designe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opology and softwar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he troops integration training technical supporting system.
为适应一体化训练对兵种作战训练的军事需求,在分析兵种集成训练技术支撑系统的拓扑结构、软件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集成训练导控平台、想定处理平台和综合显示平台的软件框架和工作流程。
补充资料: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一、学院概况

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始建于1979年。当时有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94年新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98年按国家专业目录两专业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1年新设工业设计专业并开始招生,2003年又将学校自动化专业并入,更名为机电工程系,同年开始招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3+2”专科生。2004年3月更名为机电工程学院,2005年申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专升本专业获得成功,2006年申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得成功。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6人。正教授5名;副教授13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实验师3名;实验师4名;中级16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13人;在读硕士10人。研究生占教师人数比例为:50%,中青年教师占90%。

目前,机电工程学院共有四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和自动化专业)。2007年达到五个,一个专升本专业、一个专科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2005年4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被确定为学院第二批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79年成立的28年以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3000多名毕业生。

四个教研室:机械基础教研室、机电教研室、工业设计教研室和自动化教研室;四个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机电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和工业设计实验室;一个较具规模的机械实习工厂;分别承担本部门和外系部的实践教学任务。

二、教学条件与利用

评估前电自动化专业设备为107万元多,基础实验室165万元,工厂100多万元,2003-2004为工业设计专业增设48万多元的设备。现在日行贷款,机自动化增添了270多万元的设备,电自动化增添了270多万元的设备。西班牙贷款申报500多万元实验设备。实验室面积4134平方米,基础896平方米,机电747平方米,工业设计423平方米,自动化1234平方米,工厂834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958万多。基础106万,机电285万,工业设计47万,自动化376万,工厂93万。

2003年聘请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贾亚洲为学院客座教授;积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在有17名教师为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评员。我校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五所高等学校职业技能鉴定试点院校之一。近三年有10位教师考取了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有50名教师到外地参加学术会或培训。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得到加强。

三、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选取、实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截止2006年末机电学院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6门院级优秀课,5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近三年参与、主持了国家“十五”、“863”、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省科技厅、长春科技局项目、校科研项目57项;省教育厅教研项目1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省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3项,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1项;在各类期刊发表教研论文、科研论文120多篇;出版教材7部;ei收录12篇。

近三年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进行了探索。开设了5门双语教学课程,在授课内容上要求教师结合本课程的内容及时介绍先进、前沿的科学知识。细化了职业技能培训、电工工艺实训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增设了数控工艺员“双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不因人而异;“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通过边讲边练,以练促学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们的好评;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近三年cai课件立12项,获省级奖励3项,院级奖励5项。

在原有的车工、钳工、焊工“双证书”考核基础上,增设了维修电工“双证书”培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