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ingle model university and double level university
单一模式大学和双重模式大学
2) the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大学模式
1.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In a View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
3) big science model
大科学模式
4) signal teaching mode
单一式教学模式
5) atmospheric chemical model
大气化学模式
1.
If Gear type method is employed to atmospheric chemical model, chemical kinetic model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the prediction matrix is an unsymmetric matrix.
若用吉尔型法求解大气化学模式、动力学模式和灵敏度分析时,预估矩阵是不对称矩阵。
2.
The model system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 linked with atmospheric chemical model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 of variation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tropospheric ozone to the intensity of emission from biomass burning in South Asia.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与大气化学模式相连接的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对流层垂直臭氧分布变化量对东南亚生物质燃烧排放源强变化的响应程度。
6) atmospheric chemistry model
大气化学模式
1.
A coupling model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nd atmospheric chemistry model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O 2 and sulfate aerosol in China area.
在区域气候模式的基础上连接大气化学模式 ,利用耦合的模式系统模拟了中国地区大气二氧化硫和硫酸盐分布和季节变化 ,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硫在冬春季大 ,夏秋季小 。
2.
The 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nonlinear systems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DEs) is a major problem to atmospheric chemistry models.
大气化学模式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是如何快速、精确地对相互关联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ODEs) 进行数值积分求解。
3.
A coupling model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nd atmospheric chemistry model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increments of tropospheric ozone, radiation and climate effects of ozone which are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emission over China and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利用双向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和大气化学模式系统,研究了中国与邻近地区人为污染排放引起对流层臭氧变化和产生的辐射强迫。
补充资料: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美国著名的大学图书馆。1754年建立于纽约市,为英王学院图书馆,1763年任命了首任馆长。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时藏书2000册,战后只剩下 200册。1784年在纽约州立大学董事会的支持下重新开放,改现名。1838年获得穆尔教授的大量古典语言文学藏书,穆尔首任专职馆长。1883年M.杜威被任命为馆长,他将分散的藏书改为集中管理,在阅览室实行开架,延长开馆时间,配备学科专家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等。1897年从49街迁到目前的莫宁赛德高地塞斯的洛纪念图书馆时藏书达 7.5万册。1934年藏书超过100万册时,爱德华·哈克尼斯捐赠的拥有先进设施的9层巴特勒图书馆启用,主要收藏人文科学、历史和社会科学研究资料,图书馆服务学院和5个系的图书馆也设在此处。
1987~1988年度全校26个图书馆共收藏图书 574万册(每年约增加10万册)、缩微品370万件、期刊58516种(每年约增加 2000种)等。 21个图书馆分属人文与历史、科学与工程和社会科学3 大部类,主要有巴特勒图书馆、生物科学图书馆、商业与经济图书馆、化学图书馆、工程图书馆、地质图书馆、地学图书馆、新闻图书馆、莱曼国际事务图书馆、数学图书馆、音乐图书馆、哲学图书馆、物理与天文学图书馆、心理学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学院图书馆、社会工作图书馆等。其他 5个图书馆即奥古斯塔斯·C.朗卫生科政图书馆、艾夫里建筑和美术图书馆、法津与国际法图书馆、善本与手稿图书馆、斯塔东亚图书馆,藏书颇具特色,是具有全国重要性的图书馆。著名特藏有恩格尔英美文学藏书、塞利格曼经济史藏书、美国铸字工人协会藏书。普林普顿和史密斯学校教科书与中世纪手稿藏书、洛奇希腊和罗马作家藏书、布兰德·马修斯戏剧和戏剧史藏书、帕克·本杰明纽约文献藏书、基尔罗伊纽约市政治活动藏书、爱泼斯坦摄影史藏书、 斯宾诺莎哲学藏书、 蒙哥马利会计学藏书、菲尼克斯文学和旅游藏书等。
东亚图书馆主要分中日文两部分。20世纪70年代末收藏中文图书(包括满、蒙文)近20万册,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其中包括《古今图书集成》1套、地方志1650种、年谱500部、族谱1000部以及明清线装小说、清初一些禁书、古代碑文和手抄本等。
全校图书馆系统提供一般问讯服务、研究和情报服务、数据库服务、图书馆利用指导、残疾人服务、缩微复制和照相服务、打字服务、计算设施提供等。可在各馆通过"哥伦比亚图书馆情报联机"(CLIO)和卡片目录检索全校藏书目录。每天约有 1.5万人利用图书馆,流通各种资料 100多万册。可通过馆际互借从研究图书馆组织(RLG)和纽约州馆际互借系统(NYSILL) 借到该校未藏资料,也可从美国其他图书馆和英国外借图书馆得到复制品。该馆参考咨询工作较出色,著名参考馆员 I.G.马奇、C.M.温切尔和E.-P.希伊所编《工具书指南》1986年已出版到第10版,是世界著名的工具书指南。
1986年 1月全校图书馆系统和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活动中心(CUCCA) 的学术服务部门合并组成学术情报中心(SIC),以发展强有力的基础结构来支持大学的学术情报需要。这一革新的组织结构将多种人才汇集在一起,提供从"无技术"到"高技术"等广泛的情报服务。计算活动中心拥有6台主计算机,200台终端、多种微机,许多计算机语言、应用程序包和其他软件工具。这些设施支持着供用户之间通讯用的电子邮件系统,有的供微机和主机之间传递文档,有的连接全校拥有主机和微机设施的各个院系。有些同500多家其他大学、国立实验室和一些公司的研究部门相通。组建学术情报中心的作法被称为"哥伦比亚模式",全世界许多大学都在效仿。
该馆出版有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活动中心通讯》(月刊)、 《学术情报中心杂志》(季刊)及多种手册、指南、技术简报、消息报道等。
1987~1988年度全校26个图书馆共收藏图书 574万册(每年约增加10万册)、缩微品370万件、期刊58516种(每年约增加 2000种)等。 21个图书馆分属人文与历史、科学与工程和社会科学3 大部类,主要有巴特勒图书馆、生物科学图书馆、商业与经济图书馆、化学图书馆、工程图书馆、地质图书馆、地学图书馆、新闻图书馆、莱曼国际事务图书馆、数学图书馆、音乐图书馆、哲学图书馆、物理与天文学图书馆、心理学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学院图书馆、社会工作图书馆等。其他 5个图书馆即奥古斯塔斯·C.朗卫生科政图书馆、艾夫里建筑和美术图书馆、法津与国际法图书馆、善本与手稿图书馆、斯塔东亚图书馆,藏书颇具特色,是具有全国重要性的图书馆。著名特藏有恩格尔英美文学藏书、塞利格曼经济史藏书、美国铸字工人协会藏书。普林普顿和史密斯学校教科书与中世纪手稿藏书、洛奇希腊和罗马作家藏书、布兰德·马修斯戏剧和戏剧史藏书、帕克·本杰明纽约文献藏书、基尔罗伊纽约市政治活动藏书、爱泼斯坦摄影史藏书、 斯宾诺莎哲学藏书、 蒙哥马利会计学藏书、菲尼克斯文学和旅游藏书等。
东亚图书馆主要分中日文两部分。20世纪70年代末收藏中文图书(包括满、蒙文)近20万册,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其中包括《古今图书集成》1套、地方志1650种、年谱500部、族谱1000部以及明清线装小说、清初一些禁书、古代碑文和手抄本等。
全校图书馆系统提供一般问讯服务、研究和情报服务、数据库服务、图书馆利用指导、残疾人服务、缩微复制和照相服务、打字服务、计算设施提供等。可在各馆通过"哥伦比亚图书馆情报联机"(CLIO)和卡片目录检索全校藏书目录。每天约有 1.5万人利用图书馆,流通各种资料 100多万册。可通过馆际互借从研究图书馆组织(RLG)和纽约州馆际互借系统(NYSILL) 借到该校未藏资料,也可从美国其他图书馆和英国外借图书馆得到复制品。该馆参考咨询工作较出色,著名参考馆员 I.G.马奇、C.M.温切尔和E.-P.希伊所编《工具书指南》1986年已出版到第10版,是世界著名的工具书指南。
1986年 1月全校图书馆系统和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活动中心(CUCCA) 的学术服务部门合并组成学术情报中心(SIC),以发展强有力的基础结构来支持大学的学术情报需要。这一革新的组织结构将多种人才汇集在一起,提供从"无技术"到"高技术"等广泛的情报服务。计算活动中心拥有6台主计算机,200台终端、多种微机,许多计算机语言、应用程序包和其他软件工具。这些设施支持着供用户之间通讯用的电子邮件系统,有的供微机和主机之间传递文档,有的连接全校拥有主机和微机设施的各个院系。有些同500多家其他大学、国立实验室和一些公司的研究部门相通。组建学术情报中心的作法被称为"哥伦比亚模式",全世界许多大学都在效仿。
该馆出版有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活动中心通讯》(月刊)、 《学术情报中心杂志》(季刊)及多种手册、指南、技术简报、消息报道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