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uo Zhuan noted by Du Yu
《左传》杜注
2) Some tentative doubts on some annotations of Zuozhuan(左传)
《左传》注释献疑
3) The Correc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Zuozhuan
《左传》注释辩证
4) Du Zhu
杜注
1.
Hong Liangji corrected Du Zhu with opinions of professors in HanWei Dynasty inmain.
洪亮吉主要利用汉魏遗说来匡正杜注,力图恢复《春秋左传》汉学的本来面目,匡正了杜注中大量的望文生训之误。
5) The examples for annotated Dulv
《杜律注例》
1.
Zhang Duxing’s The examples for annotated Dulv;
张笃行《杜律注例》考论
6) interpretation of Dufu's poetry
杜诗注
补充资料:《左传》
| 《左传》 旧说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实为记载中国春秋历史的史学名著。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传为春秋末鲁人左丘明作,实际成书时间当在战国中期。春秋时中国已有专职史官用简练的文字记录重要史事的纲目,《春秋》就是流传下来的一种。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魏国的孔门后学以《春秋》为纲,依据瞽阇(盲史官)的讲史记录《国语》和当时尚能见到的其他典籍,编成了《左传》这部中国古代编年史。从内容看,应属战国中期作品,不可能成于比孔子尚早的左丘明之手,但其主体可能是左丘明(瞽阇)讲述的史事,因而最后的编订者才以他主名。《左传》是通过叙述春秋时的具体史事来说明《春秋》所记录的纲目的。通过《左传》介绍的史事,能真正理解《春秋》标题目录的全部意义。所以说《左氏传》于《经》,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左传》不仅记载了春秋时代许多重要史事,还保存了前此的若干传说古史。《左传》在西汉时属古文经,并成为古文经中的主要经典。由于汉代经学家的门户之见,它长期不能立于官学,未取得设置博士的合法地位。但由于它本身的学术价值,却能在民间广泛流行,并得到不少著名学者的研习和赞赏。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将《春秋》与《左传》合编为一书,博采汉儒解说,考订异同,自成专门之学。其后《左传》的地位逐渐超过《公羊传》和《谷梁传》。唐人孔颖达作疏,一遵杜注。清人洪亮吉作《春秋左传诂》,则对杜注多所指摘。近人杨伯峻作《春秋左传注》,简明适用。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