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un Ji Qi Jian》

《云笈七笺》
1.
Collating Three Problems of the Collated《Yun Ji Qi Jian》;

点校本《云笈七笺》商补三则
2) Seven Taoist Books in a Cabinet

《云笈七籤》
1.
The fourteen Tales of Immortals, Included in Volume 113(the first half)of Seven Taoist Books in a Cabinet,were generally looked upon as the lost pieces of Yishi .
《云笈七籤》卷一一三(上)收录的14则仙传,通常以为《逸史》佚文,李剑国先生《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虽曾怀疑为《神仙感遇传》内容,但经过分析,还是归为《逸史》佚文。
3) Yunji qiqian

《云笈七籖》
1.
In addition,the decorated content in Yunji qiqian was extracted from Taiping Guangji,in all probability,not Zhang Junfang Yunji qiqian.
《云笈七籖》节录之《墉城集仙录》并非杜光庭原本,它删略了杜光庭尊崇老子的内容,与宋代盛行茅山道、天师道及尊崇赵玄朗的信仰特征暗合。
5) Xinyun panax notoginseng

新云三七
6) Yun Ji Qi Qian"

《云七签》
1.
Now, the philological studies about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Yun Ji Qi Qian" will counteract the weaknesses of philological explanation about them in current dictionary.
现对《云七签》中的若干词语作些考释 ,以补充一些辞书在释义方面的不
补充资料:笈多王朝
笈多王朝(约320~540) Gupta Dynasty 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疆域包括印度北部、中部及西部部分地区。首都为华氏城(今巴特那)。笈多王朝是中世纪印度的黄金时代。 公元4世纪初北印度小国林立,摩揭陀国王旃陀罗·笈多一世(约320~330在位)据华氏城为首都,建立笈多王朝。沙摩陀罗·笈多(海护王,约330~380在位)采取武力征服政策,统一了北印度。此外,海陆并进南下征服奥里萨、德干东部,直抵帕拉瓦王国首都建志。他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旃陀罗·笈多二世(超日王,380~415在位 )利用与德干的瓦卡塔卡王国联姻结盟,征服乌阇衍那的塞种州长国,夺取马尔瓦、卡提阿瓦和信德。除西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外,北印度尽入笈多王朝版图,并拥有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沿岸港口开展对外贸易的权利。他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业 ,奖励学术文化,笈多王朝至此达到鼎盛时期。鸠摩罗·笈多一世(415~455在位)时代,笈多王朝尚能保持北印度安定局面。塞建陀·笈多在位期间(455~467 ),哒人首次南侵笈多,他调集兵力击退敌人,保卫印度免于灭亡。但佛陀·笈多以后(约500)发生经济危机,中央政权削弱,各地封臣叛离中央,国家陷于分裂。哒王托拉马纳和米西拉库拉卷土重来,吞并笈多王朝大部分领土,严重破坏北印度政治经济文化,促使其瓦解为许多封建小国,北印度再度处于政治分裂局面。
笈多时期农业生产有了相当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表现在炼铁、棉纺织业和造船上。对外贸易比较活跃。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建采邑制度至此形成。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封地的层层再分封形成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发生变化。原属吠舍下层的村社自由农民地位下降,与首陀罗日益接近。他们与首陀罗和不可接触者是封建依附农民的主要来源。 笈多王朝时期,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兴起。信仰毗湿奴、湿婆和梵天等三大主神的三大教派广泛流行。笈多诸王虽都信奉印度教,但为缓和民族及教派之间的矛盾,采取宗教兼容政策,放任各派宗教自由发展。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成为印度中世纪前期的宗教和学术文化中心。 此外,笈多王朝时期,在梵文文学、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在超日王时期,中国高僧法显游历印度 ,著有《 佛国记》(原名《历游天竺记传》),有些印度僧人也在此时来到中国。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