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万历十九年
1)  the nineteenth year of Wanli in the Ming Dynasty
万历十九年
1.
The edition A was published before the nineteenth year of Wanli in the Ming Dynasty.
甲本刊行于万历十九年之前。
2)  in the year 38 of the Reign of Wan-li emperor
万历三十八年
3)  the 9th year of Dali
大历九年
4)  1990s
九十年代
1.
Moscow′s Architecture in 1990s;
浅析九十年代俄罗斯建筑
2.
Returning to Reasoning Spirit:Comments on Reportage in 1990s;
论重归理性的九十年代报告文学
5)  the 1990 s
九十年代
1.
Not awakening woman characters in country life novels since the 1990 s,because of dispeling traditional system of value,sex being tall in all things and seeking interest of rebel morality.
九十年代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缺乏传统的新女性形象的塑造,究其原因是传统的价值体系的解体,“性”的至高无上及反道德趣味的追求,这一时期农村女性形象群的塑造鲜明的体现了对昔日价值的反叛和对个体生命价值追求的特征。
2.
Chinese have a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citification level in the 1990 s twentieth century,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become diversiform .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特征。
6)  the 1990s
九十年代
1.
Significance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1990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2.
which faithfully covered the living status, ideological concepts, emotions and psychology, daily life as well as the closely connected femal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women in the 1990s.
女性散文在九十年代的繁荣有目共睹,它忠实地记录了九十年代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思想观念、情感心理、日常生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女性主体建构。
补充资料:万历野获编

明人笔记。三十卷﹐又有补遗四卷。沈德符撰。德符字景倩﹐明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家世仕宦﹐随父寓於京邸。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勛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於时事和朝章典故。功名不就回到家乡秀水以後﹐将故所见闻﹐仿欧阳修《归田录》之体例﹐随笔记录。万历三十四至三十五年间撰成该书﹐三十卷﹐书名寓“野之所获”之意﹐四十七年又编成《续编》十二卷。德符留心史事﹐颇具特识。该书记述起於明初﹐迄於万历末年﹐内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事件﹐典故遗闻﹑阶级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纷争﹑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山川风物﹑经史子集﹑工艺技术﹑释道宗教﹑神仙鬼怪等诸多方面﹐尤详於明朝典章制度和典故遗闻。所记大都博求本末﹐收其是而芟其伪﹐常者固加详﹐而异者不加略﹐内容翔实﹐在明代笔记中堪称上乘之作。为研究有明一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该书著成後﹐未即刊刻。後有明末刻大字本﹐流传甚罕。清康熙间桐乡钱枋﹐见朱彝尊旧抄本﹐即据以辑录於《日下旧闻》中。然因其书事多猥杂﹐难以查考﹐又重新列门分部﹐事以类序。分为三十卷﹐目为列朝﹑宫闱﹑宗藩﹑公主﹑勛戚﹑内监﹑内阁﹑词林﹑六部﹑科场﹑督抚﹑司道﹑府县﹑畿辅﹑士人﹑外郡﹑释道﹑土司﹑风俗﹑技艺等。德符五世孙沈振又搜辑诸家所藏﹐得二百三十馀条﹐编为八卷﹐後依钱枋体例﹐编成四卷附後。全书已失原书的本来面貌。清道光间有钱塘姚祖恩扶荔山房重刻本。未分门类的原刻本﹐则很难见到。通行本有1958年北京中华书局以姚氏刻本为底本出版的铅印标点本。

《万历野获编》为明人笔记。三十卷,又有补遗四卷。明代沈德符撰。

沈德符(1578—1642)字景倩,又字虎臣、景伯,明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举人。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科举出身,曾任职监司词林,他自幼生长于北京,曾得以在国子监读书。据说他聪敏好学,每天都要读一寸厚的书籍。他的著作除本书外,还有《清权堂集》、《敝帚轩剩语》三卷、《顾曲杂言》一卷、《飞凫语略》一卷,《秦玺始末》一卷。

由于家庭的原因,得以同当时的许多士大夫、故家遗老,朝廷显贵,功勋之臣及皇亲国戚有较多的交往,熟悉朝廷事务及许多宫庭内幕。尤其对时事和朝章典故十分了解和熟悉。

仕途无望后,作者回到家乡秀水,开始凭记忆断断续续地写作旧事,依照欧阳修《归田录》的体例,记录在京城的所见所闻。

万历三十四年到三十五年间写成了三十卷,由于书中所记载的多半是万历年间的事,加之作者功名不就仅是个秀才,寓“野之所获”的意思,把这本书取名为《万历野获录》。万历四十六年又编成《续编》十二卷,与前三十卷合为一书。最初的刻本是明朝的大字刻本,每卷自起止,没有分类。流传并不广泛。到了康熙二十五年,桐乡人钱枋因为它不便查阅,就依据朱彝尊的旧钞本,分类编排为三十卷,四十八门,另有《补遗》四卷。三十卷或以官,或以人,或以事,或以物,或以地域等,分类编排,用木活字刊刻发行。四十八门为列朝、宫闱、宗藩、公主、勋戚、内监、内阁、词林、吏部、户部、河漕、礼部、科场、兵部、刑部、工部、台省、言事、京职、历法、禁卫、佞幸、督抚、司道、府县、士人、山人、妇女、妓女、畿辅、外郡、风俗、技艺、评论、著述、词曲、玩具、谐谑、嗤鄙、释道、神仙、果报、征梦、鬼怪、礻几祥、叛贼、土司、外国。其中列朝、内阁、词林、礼部所占分量较重。但是,这个刻本有许多条目被遗漏了。

到了康熙三十八年,沈德符的第五世孙沈振,依据这个本子,又汇聚收集诸家藏本,一共搜集到二百三十余条,编成了八卷。后来,又根据钱枋的体例,把它编成四卷,附在书后。整本书经过后人一再加工,再也看不出原书的本来面目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