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ast Philippine Sea

东菲律宾海
1.
Elemental Occurrence Phases of the New-Type Ferromanganese Crusts from the East Philippine Sea;
东菲律宾海新型铁锰结壳中元素的赋存状态
2.
Paleoenvironments Recorded in a New-Type Ferromanganese Crust from the East Philippine Sea;
东菲律宾海新型富铁锰结壳的古海洋环境记录
3.
Origin and Paleoceanographic Environments Response of Ferromanganese Crusts (Nodules) in the East Philippine Sea;
东菲律宾海铁锰结壳(核)成因与古海洋环境响应
2) Philippine Sea

菲律宾海
1.
Abundances of three pico-planktonic particles and their optical scattering in the Philippine Sea;
菲律宾海三种微微型浮游生物颗粒丰度及其光散射作用
2.
Variability in Beam Attenuation and Particulate OrganicCarbon Estimation in Sea Water——Taking the Philippine Sea as an Example;
海水光衰减变化与颗粒有机碳估算——以菲律宾海为例
3.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sound speed profile in the Philippine Sea

菲律宾海的声速剖面结构特征及季节性变化
3) the Philippine Sea

菲律宾海
1.
Though Cenozoic link dextral pull apart rift system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margin basically inherited their original tectonic framework in post rifting period,they underwent some reformation,especially the Philippine Sea Basin.
其中改造作用最显著的盆地是菲律宾海盆地。
2.
The Philippine Sea surrounded by island arc and deep trench is located at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West Pacific,in which some tectonic ridges in the S N direction are developed.
菲律宾海位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它的周边被岛弧和深海沟所环绕,海域内有数条近南北向的构造脊。
4) the northeast of the Philippine sea

菲律宾海盆东北部
1.
The study area named Bonin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Philippine sea.

研究了菲律宾海盆东北部“大洋钻探工程”125航次782A孔晚始新世以来的放射虫化石。
5) West Philippine Sea

西菲律宾海
1.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 Records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from the West Philippine Sea during the Last 190 ka;
西菲律宾海190ka以来钙质超微化石的氧碳同位素记录
2.
Variability in Beam Attenuation and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in the West Philippine Sea;

西菲律宾海有机悬浮颗粒分布变化及其光衰减研究
3.
The sedimentology and mineralogy from the cores ph03 and ph04 in the West Philippine Sea a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本文通过对西菲律宾海毗连菲律宾群岛的ph03孔、ph04两个柱状沉积物的沉积学和矿物学的综合研究,揭示了该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沉积矿物组合特征和物质来源,并探讨了该区的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的演化历史。
6) Philippine Sea Plate

菲律宾海板块
1.
Deep structure beneath the west margin of Philippine Sea Plate and South China Sea from P and S wave travel time tomography;
使用纵波和横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菲律宾海板块西边缘带和南海地区的深部结构
2.
Integral-rotation linear strain model and intraplate deformation-strain field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菲律宾海板块的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与板内形变-应变场
3.
The present boundaries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with surrounding plates was given by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Philippine sea and the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Philippine sea.
根据菲律宾海的演化 ,指出菲律宾海板块的特点 :以俯冲边界为主 ,易于产生形变 。
补充资料:菲律宾宣传运动
菲律宾资产阶级启蒙运动。1880~1895年,侨居欧洲各国(主要是西班牙)的一些菲律宾知识分子通过组织团体,创办期刊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抨击西班牙殖民统治和教团势力,要求在菲律宾实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这在菲律宾史上称为宣传运动。
性质与代表人物 宣传运动的目标是:使菲律宾成为西班牙的一个自治省,并在西班牙议会中有代表权;实行教区非教团化或菲化;菲律宾居民与西班牙居民在权利上平等;菲律宾人应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一些到欧洲求学的学生(如J.P.黎刹)和被迫离菲的流亡分子(如G.洛佩斯·哈埃纳和M.H.德尔·皮拉尔)。洛佩斯·哈埃纳撰写《大腹教士》,德尔·皮拉尔创办他加禄语报纸《他加禄日志》,都以讽刺教士而不容于教会,被迫逃到西班牙。黎刹的两本小说《不许犯我》和《起义者》有力地揭露殖民统治的腐败和教团的贪暴,推动了宣传运动。
西班牙菲律宾协会 在宣传运动期间先后成立的一些团体中,以1889年 1月12日由菲律宾知识分子与一些西班牙自由主义者在马德里共同组成的西班牙菲律宾协会较为重要。德尔·皮拉尔积极参加协会的活动,担任政治组组长。协会的纲领反映菲律宾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愿望。除上述宣传运动的一般目标外,还提出发展出口经济作物,设立农业银行,修筑公路铁路,调整关税,实行教育改革,废除教会税,同中国、日本谈判订立商约等要求。协会还发动争取在西班牙议会中菲律宾享有代表权的斗争,有52个西班牙城镇的市民7000名在1895年 2月联署请愿书,要求西班牙议会迅速解决菲代表权问题。但是,协会主要寄希望于西班牙自由党政客的同情和援助,而后者并无意认真帮助菲律宾人,所以这些努力均无效。
《团结报》 宣传运动的机关报是《团结报》。1889年2月15日在巴塞罗那出版创刊号。主编先是洛佩斯·哈埃纳,后由德尔·皮拉尔接任,出版地点也改在马德里。《团结报》同西班牙殖民主义的辩护士进行尖锐的论战。针对一些西班牙学者污蔑菲律宾没有历史、文化传统的谬论,黎刹等人根据历史事实和研究成果予以严正驳斥。《团结报》冲破殖民当局的严禁传入菲律宾,深受欢迎,对菲律宾人民的民族觉醒起了很大作用。在发刊将近7年后,1895年11月因经费困难等原因被迫停刊。
运动的失败 宣传运动的一些代表人物在实际斗争中受到教育,认识有所提高。黎刹看到在国外搞宣传活动没有群众基础,运动要以菲律宾人为主要对象。1892年 6月回国,7月3日在马尼拉创立菲律宾同盟,其主旨在于通过合法途径建立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和发展民族经济。联盟成立才 4天,西班牙当局就逮捕黎刹并将他流放到棉兰老,后虽有一些积极分子继续活动,联盟终于解体。德尔·皮拉尔也觉悟到请愿乞求不会有效果,便倾向于仿照古巴先例举行武装起义。他计划回到香港召集一次会议来商量解放祖国大计,但是因贫病交迫,无法成行,最后于1896年 7月病死于巴塞罗那。宣传运动在西班牙也面临巨大的困难,日渐衰落。
性质与代表人物 宣传运动的目标是:使菲律宾成为西班牙的一个自治省,并在西班牙议会中有代表权;实行教区非教团化或菲化;菲律宾居民与西班牙居民在权利上平等;菲律宾人应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一些到欧洲求学的学生(如J.P.黎刹)和被迫离菲的流亡分子(如G.洛佩斯·哈埃纳和M.H.德尔·皮拉尔)。洛佩斯·哈埃纳撰写《大腹教士》,德尔·皮拉尔创办他加禄语报纸《他加禄日志》,都以讽刺教士而不容于教会,被迫逃到西班牙。黎刹的两本小说《不许犯我》和《起义者》有力地揭露殖民统治的腐败和教团的贪暴,推动了宣传运动。
西班牙菲律宾协会 在宣传运动期间先后成立的一些团体中,以1889年 1月12日由菲律宾知识分子与一些西班牙自由主义者在马德里共同组成的西班牙菲律宾协会较为重要。德尔·皮拉尔积极参加协会的活动,担任政治组组长。协会的纲领反映菲律宾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愿望。除上述宣传运动的一般目标外,还提出发展出口经济作物,设立农业银行,修筑公路铁路,调整关税,实行教育改革,废除教会税,同中国、日本谈判订立商约等要求。协会还发动争取在西班牙议会中菲律宾享有代表权的斗争,有52个西班牙城镇的市民7000名在1895年 2月联署请愿书,要求西班牙议会迅速解决菲代表权问题。但是,协会主要寄希望于西班牙自由党政客的同情和援助,而后者并无意认真帮助菲律宾人,所以这些努力均无效。
《团结报》 宣传运动的机关报是《团结报》。1889年2月15日在巴塞罗那出版创刊号。主编先是洛佩斯·哈埃纳,后由德尔·皮拉尔接任,出版地点也改在马德里。《团结报》同西班牙殖民主义的辩护士进行尖锐的论战。针对一些西班牙学者污蔑菲律宾没有历史、文化传统的谬论,黎刹等人根据历史事实和研究成果予以严正驳斥。《团结报》冲破殖民当局的严禁传入菲律宾,深受欢迎,对菲律宾人民的民族觉醒起了很大作用。在发刊将近7年后,1895年11月因经费困难等原因被迫停刊。
运动的失败 宣传运动的一些代表人物在实际斗争中受到教育,认识有所提高。黎刹看到在国外搞宣传活动没有群众基础,运动要以菲律宾人为主要对象。1892年 6月回国,7月3日在马尼拉创立菲律宾同盟,其主旨在于通过合法途径建立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和发展民族经济。联盟成立才 4天,西班牙当局就逮捕黎刹并将他流放到棉兰老,后虽有一些积极分子继续活动,联盟终于解体。德尔·皮拉尔也觉悟到请愿乞求不会有效果,便倾向于仿照古巴先例举行武装起义。他计划回到香港召集一次会议来商量解放祖国大计,但是因贫病交迫,无法成行,最后于1896年 7月病死于巴塞罗那。宣传运动在西班牙也面临巨大的困难,日渐衰落。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