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澳大利亚披碱草
1)  Elymus scaber var.scaber
澳大利亚披碱草
1.
Intergeneric cross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Elymus scaber var.
澳大利亚披碱草(Elymus scabervar。
2)  Australia herbage
澳大利亚牧草
3)  Australia [英][ɔ:s'treiljə]  [美][ɔ'streljə]
澳大利亚
1.
Meas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rom Local Government in Australia;
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开展环保教育的做法及特点
2.
Electrical Safety Conformity Systems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电气安全符合性管理制度
3.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Corros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Australia;
澳大利亚环境腐蚀与控制技术现状分析
4)  Australian [英][ɔ'streɪliən]  [美][ɑ'strelɪən]
澳大利亚
1.
The Advance of Australian Aerial High Spectral Equipment(HYMAP) and It′s Application;
澳大利亚机载成像光谱仪及其应用
2.
The Study on Seed Propagation for 12 Australian Endemic and Excellent Ornamental Plants;
12种澳大利亚特优观赏植物的种子繁殖试验研究
3.
Assessment of Australian Civic Education:Background,Framework and Inspiration;
澳大利亚公民教育评价:背景、框架及启示
5)  western Australia
西澳大利亚
6)  Australian iron ore
澳大利亚矿
1.
The sintering test of hydrogoethites with proportioning of Australian iron ores was conducted.
对褐铁矿配加澳大利亚矿进行了烧结试验。
补充资料:披碱草

披碱草

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又名直穗大麦草。披碱草属牧草在全世界有20种以上,已知中国有9种。披碱草为该属重要栽培牧草之一,属内栽培种除老芒麦和披碱草外,尚有垂穗披碱草(E.nutans Griseb.)和肥披(E.excelsus Turcz.)。
     披碱草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也有。多生于湿润的草甸、田野、山坡及路旁。

  条目目录  [隐藏]
  •    一、生物学特性
  •    (二)适应性
  •    二、栽培技术
  •    三、收获、调制和饲用
  •    一、生物学特性
  •    (二)适应性
  •    二、栽培技术
  •    三、收获、调制和饲用
一、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 披碱草属短期多年生禾草,寿命5-8年。利用年限和老芒麦基本相同。其年际间产量动态是,以生活第二年产量为100%,生活第三年为84.6%,生活第四年为76.4%,生活第五年为26.5%。由此可见,披碱草一般只能利用4-5年,以后产量急剧下降,但管理得当,利用合理,其寿命和高产持续期都会相应的延长。
     披碱草播种后,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下,8-9天就可以出苗。当长出第二枚真叶时开始分蘖;长出第三枚真叶时已普遍分蘖。两枚真叶期约持续7-25天。至于分蘖的数量,一般可达30-50个,但其数目的多少又与水分条件和土壤的疏松程度有关。如果水分充足、土壤疏松,分蘖数可以超过100个。
    

(二)适应性

 披碱草的适应性比老芒麦为强,它抗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在黑龙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等地均能安全越冬。由于分蘖节距地表较深,同时又有枯枝残叶覆盖,所以能忍耐零下40℃以下低温。
     披碱草根系发达,叶片具旱生结构,在干旱时卷成筒状,可减少水分蒸发,所以干旱下仍可获较高的产量。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在内蒙古镶黄旗测定,当2-25cm土层含水量仅有5.1%时,披碱草仍能生存。
     披碱草耐盐碱,可在pH7.6-8.7的土壤上良好生长。

二、栽培技术

     披碱草需要秋翻地,深耕18-22cm,整平耙细后播种。播种前施足基肥或播种时施种肥。
     披碱草种子具长芒,不经处理则种子易成团,不易分开,播种不均匀,所以播种前要去芒。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有灌溉条件或春墒好的地方可春播,以使播种当年就得到较高的产量。在旱作区春墒不好的地方,以夏季等雨播种为好。据试验,由于披碱草种子萌发要求水分不多,抗寒性强,稍迟播种也能安全越冬,所以在下过透雨后再播种更好。这样既可将萌发的杂草消灭在播种前,又可施肥,不影响出苗和幼苗越冬。单播行距30cm,覆土2-4cm,旱作播种后要重镇压,以利保墒出壮苗。每亩播种量2—3kg。种子田可适当少播,以防过密影响种子产量。    披碱草苗期生长缓慢,可于分蘖期间进行中耕除草,以消灭杂草和疏松土壤,促进良好生长发育。翌年可在雨季追施尿素或硫酸铵10-20kg。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