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arge-transfer spectrum
电荷迁移光谱
2) charge transfer luminescence
电荷迁移发光
3) charge transfer spectra
电荷转移光谱
5) charge transfer band
电荷迁移带
1.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such as the location of charge transfer band (CT band), fluorescent intensity and lifetime of ()~5D_0→()~7F_2,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each other.
比较发现,掺杂不仅可以调节纳米材料的尺寸,还可以影响材料的结晶性,尤其是后者对发光性质和荧光动力学过程,如荧光强度、电荷迁移带的位置和5D0的寿命等有重要的影响。
6) change transfer state
电荷迁移态
1.
The change transfer state was observed between O2-and the rare earth Eu3+ ion.
对样品强发射峰进行监测,可观测到样品中的O2-和Eu3+离子之间形成的电荷迁移态。
补充资料:电荷转移光谱
分子式:
CAS号:
性质:简称荷移光谱或CT光谱。配位化合物中心原子或离子与配体间电荷转移(迁移)所产生的光谱,大致分为(1)L→M(从配体转移到金属原子)。(2)M→L(从金属原子或离子转移到配体),也包括M→M(金属间电子转移)。在可氧化的配体和高氧化态的中心原子之间也可能出现L→M,如Fe3++CNS-→Fe2++CNS。不饱和配体和低氧化态的中心原子之间是可能出现M→L,如在铁(II)离子与2,2′-联吡啶形成的红色配位化合物三联吡啶合铁(II)离子中。而普鲁士蓝KFe(III)[Fe(II)(CN)6]则产生不同氧化态金属对金属的电荷转移光谱。电荷转移光谱对于了解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性质极为重要。
CAS号:
性质:简称荷移光谱或CT光谱。配位化合物中心原子或离子与配体间电荷转移(迁移)所产生的光谱,大致分为(1)L→M(从配体转移到金属原子)。(2)M→L(从金属原子或离子转移到配体),也包括M→M(金属间电子转移)。在可氧化的配体和高氧化态的中心原子之间也可能出现L→M,如Fe3++CNS-→Fe2++CNS。不饱和配体和低氧化态的中心原子之间是可能出现M→L,如在铁(II)离子与2,2′-联吡啶形成的红色配位化合物三联吡啶合铁(II)离子中。而普鲁士蓝KFe(III)[Fe(II)(CN)6]则产生不同氧化态金属对金属的电荷转移光谱。电荷转移光谱对于了解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性质极为重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