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Lochak

吉.洛查克
2) Lock
[英][lɔk] [美][lɑk]

洛克
1.
On the proprieties education by Lock and its influences;

洛克的礼仪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
On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John Lock's Political Thoughts

约翰·洛克政治思想成因探析
3) John Locke

洛克
1.
Interpretation of Natural Law and Sovereignty Construction by Social Contract——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ogic Course of Political Theoretical Establishment of John Locke and J.J.Rousseau;
自然法阐释与主权的契约论建构——洛克与卢梭政治理论创建理路比较
2.
A Revelation of John Locke s Educational Thought of Gentlemen o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4) Locke

洛克
1.
Analysis of John Locke s idea of liberalism;

浅析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2.
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by John Locke & its Educational thoughts;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
3.
From Locke to Rawls:History Justification and Value Justification of Human Rights Validity;
从洛克到罗尔斯:人权正当性的历史证成与价值证成
6) Eulogius

欧洛吉亚
补充资料:查特吉,B.C.
孟加拉语作家。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奈哈蒂附近的农村。他的父亲是农村税务官。11岁进入胡克利学院预科学习。17岁进入加尔各答大学。1858年在加尔各答选拔学士比赛中获学士学位。同年任财务检查员。1869年通过法科学士的考试就任法官。他早年写了一些诗,但并未取得很大成功,于是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拉贾莫汉之妻》(1864)是用英文写成。后来用孟加拉语写作。1865年出版他的第一部孟加拉语历史小说《将军的女儿》。以后又接连发表了几部小说。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是他的创作旺盛时期,他主编的孟加拉语杂志《孟加拉之镜》也于1872年创刊。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很大,不仅促进了新孟加拉文学的发展,而且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思想;它也为培养新作家作出了贡献,泰戈尔曾说它"征服了我们孟加拉人的心灵"。
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篇历史小说,如《将军的女儿》、《格巴尔贡德拉》(1866)、《茉莉纳丽尼》(1869)、《钱德拉谢克尔》(1873~1874)、《拉吉辛赫》(1875~1876)、《阿难陀寺院》(1882)等。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诽谤印度民族没有历史,印度人民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国家,他用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印度的光荣历史和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主义精神,加以反击。他的历史小说大多以某一具体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带有丰富的浪漫传奇色彩,但又具有现实意义。《将军的女儿》是写17世纪印度人民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故事;《阿难陀寺院》描写18世纪中期印度北部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塑造了吉瓦南德、香蒂等人不畏强暴、英勇作战的爱国者形象。其中有一首《礼拜母亲》的诗表达了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到处传唱,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第一首颂诗,泰戈尔于1906年为之谱曲后成为印度的国歌,直至1950年。另一类是写社会题材的长篇小说,如《毒树》(1872)、《英迪拉》(1872)、《拉吉尼》(1874)《拉塔拉尼》(1875)等,描写社会生活中新旧思想的斗争,妇女的不幸遭遇,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的影响。但其中表达的某些观点是保守的,例如《毒树》写寡妇再嫁如有毒之树。不过,用小说的形式描写现实生活,他是首倡者之一。
此外,他还撰写评论文章,抨击时弊,也提倡复古思想。他还著有《作家的技巧》一书,总结了他的创作经验。他被誉为孟加拉语现代文学的先驱,泰戈尔、普列姆昌德、?亍⒗肥驳热硕际艿剿挠跋臁?
参考书目
萨丁德拉:《孟加拉文学简史》,勒克瑙,1968。
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篇历史小说,如《将军的女儿》、《格巴尔贡德拉》(1866)、《茉莉纳丽尼》(1869)、《钱德拉谢克尔》(1873~1874)、《拉吉辛赫》(1875~1876)、《阿难陀寺院》(1882)等。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诽谤印度民族没有历史,印度人民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国家,他用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印度的光荣历史和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主义精神,加以反击。他的历史小说大多以某一具体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带有丰富的浪漫传奇色彩,但又具有现实意义。《将军的女儿》是写17世纪印度人民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故事;《阿难陀寺院》描写18世纪中期印度北部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塑造了吉瓦南德、香蒂等人不畏强暴、英勇作战的爱国者形象。其中有一首《礼拜母亲》的诗表达了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到处传唱,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第一首颂诗,泰戈尔于1906年为之谱曲后成为印度的国歌,直至1950年。另一类是写社会题材的长篇小说,如《毒树》(1872)、《英迪拉》(1872)、《拉吉尼》(1874)《拉塔拉尼》(1875)等,描写社会生活中新旧思想的斗争,妇女的不幸遭遇,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的影响。但其中表达的某些观点是保守的,例如《毒树》写寡妇再嫁如有毒之树。不过,用小说的形式描写现实生活,他是首倡者之一。
此外,他还撰写评论文章,抨击时弊,也提倡复古思想。他还著有《作家的技巧》一书,总结了他的创作经验。他被誉为孟加拉语现代文学的先驱,泰戈尔、普列姆昌德、?亍⒗肥驳热硕际艿剿挠跋臁?
参考书目
萨丁德拉:《孟加拉文学简史》,勒克瑙,196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