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rface strong wind

地面强风
1.
The physical causes of the surface strong wind caused by the squall line are also discussed.
针对2006年4月28日发生在江苏境内的一次飑线过程,分析了过程期间的边界层特征、垂直结构和飑线的传播演变特征,讨论了飑线造成地面强风的物理原因。
2) nose ender

迎面强风
3) noser
['nəuzə]

强迎面风
4) surface mine ventilation shaft

地面风井
1.
According to the mine safety parameter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problems for a surface mine ventilation shaft in mine,the paper provided the scheme of the data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ase on DSP radio station.
针对煤矿地面风井的安全参数的测控问题,提出基于DSP无线电台测控数据的方案,阐述了DSP的测控分站和DSP的无线电数传电台原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和软件功能。
5) surface wind direction

地面风向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wind direction and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in Shanghai is studied.
利用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1 2月上海地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和地面风向资料 ,统计了月平均污染物浓度随偏西风频率的分布 ,两者具有一致的趋势。
6) surface wind

地面风
1.
Analysis on climatic change of surface wind on the west coast of Taiwan Strait

台湾海峡西岸地面风气候变化分析
2.
According to the surface wind data observ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L anzhou basin for the Feasibility of Ventilation Project in that part in December1 996,the frequencies of calm and of wind directions,the mean wind speed and 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mean wind di- rection and wind speed at different sites were analyzed together with the surface wind field.
根据1996年12月在兰州市东峡口及东部山区多个观测点的地面风观测资料,分析了各个观测点的风向频率、静风频率、平均风速、风向和风速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地面流场特征。
补充资料:大气近地面层
直接邻贴地球表面的空气薄层。其厚度约为10~100米。大气近地面层的基本特征决定于地面和大气之间动力的和热力的相互作用。由于地面的摩擦作用,近地面层大气有明显的湍流特征,大气的湍流粘性远远大于分子粘性。因为地面阻碍了空气质点的铅直交换,所以湍流交换越靠近地面越弱,气象要素的铅直梯度越靠近地面越大。由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地面的热状况有明显的日变化,因此近地面层大气的气象要素的日变化也很大。
在大气近地面层,通过湍流运动使得地面附近的热量、水汽等物理量与上层大气进行交换,这对计算蒸发量和预报霜冻有重要意义。湍流运动也可将人类排放的微尘和有害气体向高层输送和扩散(见大气湍流扩散),从而使有害物质稀释。这些作用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是很重要的。大气近地面层中,各物理量的湍流输送有如下的特点:湍流切应力向量的方向和数值基本上不随高度变化,即动量铅直通量基本上不随高度变化,水汽的铅直湍流通量也不随高度变化,并等于下垫面的蒸发速度。
大气近地面层中,风场的变化与温度场关系密切。风速随高度的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条件下若为中性层结大气,则按对数规律分布:
式中V*是摩擦速度,大小等于地面摩擦作用引起的单位质量湍流切应力的平方根,其量纲和速度相同;K 是卡曼常数,它在不同著作中采用的数值不同,有的采用0.35,有的采用0.40;堸(z)是高度为z 处的平均风速;Z0为粗糙度,是用于描述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一种参数,以平均风速为零的高度表示。在稳定层结时,风速随高度的增大比对数规律快,在不稳定层结时,则比对数规律增长慢。在大气近地面层中,因为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可以忽略(见大气动力学),所以风向基本上不随高度改变。
在大气近地面层,通过湍流运动使得地面附近的热量、水汽等物理量与上层大气进行交换,这对计算蒸发量和预报霜冻有重要意义。湍流运动也可将人类排放的微尘和有害气体向高层输送和扩散(见大气湍流扩散),从而使有害物质稀释。这些作用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是很重要的。大气近地面层中,各物理量的湍流输送有如下的特点:湍流切应力向量的方向和数值基本上不随高度变化,即动量铅直通量基本上不随高度变化,水汽的铅直湍流通量也不随高度变化,并等于下垫面的蒸发速度。
大气近地面层中,风场的变化与温度场关系密切。风速随高度的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条件下若为中性层结大气,则按对数规律分布:
式中V*是摩擦速度,大小等于地面摩擦作用引起的单位质量湍流切应力的平方根,其量纲和速度相同;K 是卡曼常数,它在不同著作中采用的数值不同,有的采用0.35,有的采用0.40;堸(z)是高度为z 处的平均风速;Z0为粗糙度,是用于描述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一种参数,以平均风速为零的高度表示。在稳定层结时,风速随高度的增大比对数规律快,在不稳定层结时,则比对数规律增长慢。在大气近地面层中,因为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可以忽略(见大气动力学),所以风向基本上不随高度改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