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晚中新世-早上新世
1)  Late Miocene-Early Pliocene
晚中新世-早上新世
2)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3)  Late Pliocene
晚上新世
1.
Vegetation succession and climate changing since the Late Pliocene in Tianzhu Region in Beijing;
北京天竺晚上新世以来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
2.
Variations in Deep-Water Masses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ince the Late Pliocene;
晚上新世以来南海北部深部水团演化
3.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from Ocean Drilling Program Site 1143,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changes of upper ocean structure during the late Pliocene(3.
对南沙海区水深 2 772m的ODP114 3站 10 0~ 15 0m井段共 10 1块沉积样品进行了浮游有孔虫分析 ,结果表明 ,从 3 2 7Ma到 2 5 5Ma该区表层海水温度逐步降低 ,温跃层逐步加深 ,推测是晚上新世北半球冰盖形成过程中 ,东亚季风相应加强的结果。
4)  Late Miocene) to Pliocene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
5)  Early Pliocene
早上新世
6)  Late Miocene
晚中新世
1.
Thermal and denudational history of granitoid batholith recorded by apatite fission track in the Dulong River region in northwestern Yunnan,since Late Miocene.;
滇西北独龙江岩体晚中新世以来的热史和剥蚀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
2.
Late Miocene wood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Lühe Basin in Chuxiong Borough, central Yunnan, China.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首次对云南省楚雄州晚中新世石灰坝组石鼓村层的钙化木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
3.
New materials of Sinohippus from the Late Miocene"Hipparion Red Clay"of Gansu and Nei Mongol,China,are described and identified as Sinohippus robustus sp.
结合甘肃临夏盆地和内蒙古四子王旗发现的新材料及之前发现的材料,辨认出中国晚中新世三趾马地层中的大型中华马与其他安琪马类的显著区别:下门齿前倾,第一对下门齿大而粗壮,第二对比第一对稍小,第三对非常小;前臼齿列及臼齿列的宽度分别向前和向后明显变小;下前脊长,下外谷与齿列长轴近垂直;m~3第三叶退化。
补充资料:新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新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是太平洋开战前英国最先进的战列舰,也是二战中英国的战列舰主要兵力之一。为区别英国旧式战列舰中同名的级别而称为新乔治五世级。该级别是按照伦敦海军公约(限制排水量35000吨,主炮14英寸)而设计的,始建于1937年初。这一级别共5艘,为“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以及“豪”号。威尔士亲王号在太平洋开战的第三天被日军飞机击沉,也是该级别中唯一战沉的一艘。

1941年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威尔士亲王号对这一点就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因为一切都发生得那么快。

1941年3月,威尔士亲王号正式服役。5月,她就参加了围歼德海军俾斯麦号的战役。在这次战斗中,胡德号重巡洋舰被俾斯麦号击沉,威尔士亲王的一座4联装大炮被弹链堵塞,发射火力减弱。这时离俾斯麦号只有9海里,敌舰齐射,威尔士亲王又中了4颗重型炮弹和数发小型弹。而后不得不撤出战斗。

1941年8月,威尔亲王号修复后接到一个绝密任务。8月4日下午,威尔士亲王号奉命停靠在斯卡帕湾港内,忽然提岸上出现前呼后拥的车队,直朝码头驶来。威尔士亲王号响起紧急集合的铃声,水兵们在甲板和码头上列队。车队在码头上停下,一个矮胖、脖子很短的人从轿车里钻出来。这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他的随行人员还有第一海务大臣、总参谋长、空军副参谋长,还有外交部和国防部有关人员。一行人登上威尔士亲王号后,亲王号在驱逐舰护航下,静静地驶出港湾。

8月9日上午9时,威尔士亲王号驶抵纽芬兰普拉森夏港。等在那里的就美国总统罗斯福乘坐的奥古斯塔号巡洋舰。随后丘吉尔和罗斯福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会谈。10日晨,罗斯福总统兴致勃勃带着僚属和一群将军以及陆战队员,登上了威尔士亲王号。在后甲板上进行了签字仪式。两国首脑会晤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文件,这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1941年的下半年,太平洋局势升级。作为对日本的威慑力量也根据大西洋宪章的要求,英国向海军派出了新服役的无敌号航空母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及4艘驱逐舰组成的新远东舰队,但无敌号在航行中触礁,无法及时赶到。12月4日,英舰队抵达新加坡。12月8日(新加坡时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同时。由日本马来的小泽舰队负责掩护日本登陆舰队准备在马来半岛登陆。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普斯中将决定由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和4艘驱逐舰组成z舰队截击日本登陆部队。z舰队处于日本海军陆基航空兵的攻击范围内,又没有空中掩护和支援。12月10,z舰队被日机发现,在随后鱼雷机和轰炸机的轮番冲击下,最终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都被击沉。两舰中共约800人丧生,其中包括菲利普斯中将。此役称为马来海战。

马来海战,是航空兵以航行中的战列舰为交战对手并最终将其击沉的首次战例。z舰队主力的覆灭预示着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大门敞开了,同时也说明巨舰重炮的时代结束了,天空战胜了海洋。

排 水 量 35490吨(满载40580吨)

尺寸 长227.1米,宽31.3米,吃水8.53米

主炮 14英寸火炮10座 (四联装两座,双联装一座)

副炮 5英寸16座

防空火炮 40mm高射炮32座,20mm高射炮18座

设计功率 110,000马力

设计航速 最大29节

设计舰员 1500-1900人

“威尔士亲王”号的沉没是可悲的,英国人刚击沉了德军的俾斯麦号,从而证明了缺乏空中保护的战列舰只不过是敌人空军的一个活靶,自己就犯下了同样的错误,也许这是一次战略上的失误,毕竟当时他们呼叫了空军的支援,空军也的确来了,只不过来的有点迟了,但这场战役却给了战列舰在一次的沉重打击,标志着战列舰时代的结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