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光释光(OSL)测年
1)  OSL dating
光释光(OSL)测年
2)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光释光(OSL)
3)  Luminescence dating
释光测年
1.
New progresses of luminescence dating on application study;
释光测年在应用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2.
Separation of quartz from loess in luminescence dating;
黄土释光测年中石英的分离
3.
There are five parts included in this review on luminescence dating technique.
本文从5个方面评述了释光测年方法的现况。
4)  OSL dating
光释光测年
5)  Optical dating
光释光测年
6)  OSL dating
OSL测年
1.
The fine-grain quartz extracted from two burnt reworked loess samples LEDL0588H and LEDL0365 was measured by modified SAR and SMAR protocols for OSL dating.
2种方法均适用于采自不同层位的2个烘烤样品细颗粒石英的OSL测年,并获得了非常接近的OSL年龄。
补充资料:本光法师(1906~1992年)
【本光法师(1906~1992年)】
  本光法师俗家姓杨,名乃光,出家后法名本光,号废明,四川省广武县人,清光绪一九〇六年出生。他的父亲为川北名儒,素为乡里所敬重。本光自幼循序就学,以家学渊源故,亦长于国学及文史。一九二四年,本光负笈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读到三年级时,以研究宗教哲学而涉及佛学,自此接触到佛法。他研究愈深入,读佛法之博大精微愈为倾心,因而萌生出家之想。乃于一九二七年,投入普陀山法雨寺出家,时年二十二岁。翌年受具戒于天童寺,戒师为禅定和尚。圆戒后返回普陀山法雨寺,濽心研究经典。一九三二年,负笈武汉,入世界佛学院图书馆研究部,依法舫法师研究经典。世界佛学院,是太虚大师于一九二九年,自欧美弘化归来后成立的机构,院址即设于武昌佛学院的旧址内。初由唐大圆居士为筹备主任,是时武昌佛学院一部房舍,为军方借用,为能全面展开推动,乃命法舫以武昌佛学院原有图书,成立图书馆,设研究部。初入院研究者,有妙阔、尘空等人。
  后来法舫法师奉太虚大师之召,一度到北京的柏林寺教理院任教,一九三二年回到武昌,在图书馆中恢复了早年的研究部,集中优秀的僧青年从事佛学研究。这些研究员多是闽南、柏林、九华山等各地佛学院的毕业生,或曾在佛学院任过教师的青年法师。如谈玄、苇舫、尘空、印顺、寂安、清虚、敏智、守志等,只有本光是由普陀山而来的。这些研究员,都是佛门中的精英,后来各弘化一方,为佛门法将。
  本光法师在世界佛学院的研究部研究三年,奉太虚大师之命回到四川,于重庆北碚的汉藏教理院任教。一九三七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八月中旬,太虚大师抵达武汉,为研究员讲“新与融贯”,于八月下旬,应重缁素之请,偕法尊乘民风轮进入四川。时本光仍在教理院任教,《太虚大师年谱》记述曰:
  三十一日,大师抵渝。王晓西、费孟余、孔葆滋、定九、严定、尘空、本光、雪松、悦西等迎。
  本光法师在汉藏教理院任教期间,于一九四〇年,受金陵大学之聘,到校讲授《比较宗教学》(时以日寇侵华,金陵大学迁校重庆)。一九四一年后,受聘为四川佛学院主讲兼训导主任。一九四五年,日寇战败投降,一九四六年移锡上海静安寺,充任班首,兼静安佛学院法明学会主讲法师。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本光于一九五〇年后,以四川人在沪不合规定,被遣返原籍四川,下放农村参加劳动生劳。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更是饱受冲击,屡遭调查批斗,命若悬丝,他以佛家的忍辱波罗蜜应之,一切逆来顺受,渡过艰苦的十年。在十年“浩劫”期间,他仍坚守出家人的本份,独身、素食,暗中修行不辍。一九七八年,落实宗教政策,时本光老法师已年逾古稀。他重返寺院,恢复僧装,驻锡成都昭觉寺,参学者盈门,老和尚随缘开示,皈依座下者为数极多。一九九二年以老衰示寂,世寿八十七岁,僧腊六十五夏,戒腊六十四。
  本光老法师一生深入经藏,从事佛学研究,他不事攀缘、不做住持、不收弟子,亦不担任佛教中职位,唯以修行及研究教理是务。以资料欠缺,未知有无著作行世。
  (于凌波著)(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