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59-2003AD

1959-2003 AD
2) AD powder

AD粉
4) Ad Hoc network

Ad Hoc
1.
Research on Ad hoc network routing based on WMPLS;

基于无线MPLS的Ad hoc网络路由研究
2.
The Application of Ad Hoc Network in Maritime Communication;

Ad Hoc在海上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3.
As the study of Ad hoc network goes deeper,the need for physical platform becomes eager.

无线移动自组织(Ad hoc)网络技术是后3G通信系统的重点技术之一,它的网络性能可以通过功率控制来提高。
5) AD Card

AD卡
1.
Software Designing of AD card for Application in Static Testing Machines

静态试验机中应用AD卡的软件设计
6) Ad Hoc networks

Ad Hoc
1.
In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it is usually difficult to optimize the assignment of network router resources using a single type of routing protocol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network scale,node moving mode,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在Ad Hoc网络中,对于不同的节点移动模式、网络规模、节点分布和节点功能分类,很难用单一路由协议使网络路由性能和路由开销达到最优。
2.
A QoS routing based on bi-directional convergence ant colony algorithm for Ad Hoc networks was proposed to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algorithm.
蚂蚁算法是一种新型随机优化算法,能有效解决Ad Hoc网络多约束的QoS路由问题,但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
3.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d Hoc networks.

通过在NS-2中对改进的协议进行仿真模拟,发现与传统AODV协议相比,该方案可以减少断路后重新找到路由的时间,有效提高了Ad Hoc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了时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补充资料:虚云和尚(1840--1959)
【虚云和尚(1840--1959)】
虚云和尚行业记
--纪念虚云和尚圆寂三十周年
◎拙 缁
虚云和尚名满天下,望重宗门,海内外谈禅者莫不仰为泰斗。他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性;复兴名蓝古刹,倡导农禅道风;弘扬佛法,利济群生,悲深愿大,心坚行苦,孜孜矻矻,至老不移,深受佛教徒及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
笔者不敏,障深慧浅,闻道于童年,遇师于晚景。忆自1951年春于云门依止纳具,至1959年老人于云居茅蓬示寂,春秋十易,或亲炙教益于麈拂棒喝之下,或随侍巾瓶于燕山楚水之间,期许有加,道业未成。对于老人言教事迹,向所留心。1962年秋,曾有《虚云和尚法汇续编》之辑。兹不揣陋劣,述其行业,冀发幽光于万一,昭信史于千龄。
虚云和尚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晚年自号虚云、幻游,祖籍湖南湘乡县,俗姓萧,父玉堂,生母颜氏,庶母王氏。因其父在福建做官,所以虚云和尚出生在福建泉州。他出生后不久,其生母颜氏夫人即去逝,乃由庶母王氏夫人抚育。13岁时随父回湖南湘乡。自幼不喜荤腥,见三宝物即生欢喜心,喜读佛书。17岁时即萌出家之念,乃与堂弟一起出走南岳,行至半途,被家人截回。父母为了打消他想出家的念头,强其离湘至闽,并命与田、谭二氏成婚。虽如此,同居而无染,处浊而不缁,出尘之志益坚。19岁时,又潜往福州鼓山涌泉寺从常开法师披剃出家。次年,依妙莲(1844-1907)和尚受具足戒。
中国佛教丛林晚近以来,按其住持人选产生的方式而分为传贤、传法、子孙三种类型,鼓山即为传法丛林,且临济、曹洞二宗并传,虚老受戒后,颇受妙莲和尚器重,遂于光绪十八年(1892)受临济衣钵于妙莲和尚,为临济宗四十三世;受曹洞衣钵于耀成和尚,为曹洞宗四十七世。笔者曾亲见虚老接法时法卷二件,虚老接法的年代即根据法卷的记载。
虚老在青年时期,志笃行坚,苦心向道。他虽然出生在富贵家庭,出家后一切放下,苦节自励。在鼓山隐居岩洞多年,冬夏一衲,并且常以野菜充饥。
虚老24岁时,其父亲玉堂公在湖南湘乡病逝,庶母王氏遂领田、谭二氏于湘乡观音山削发为尼。庶母王氏法名妙净,田氏法名真洁,谭氏法名清节。虚老知此消息,悲喜交集。悲者父亡而未尽孝,喜者一家归佛,共结菩提胜因,可免后顾之忧。从此虚老即离岩洞、回涌泉寺服劳事众,曾任水头(丛林专司担水之职)、园头(专司种菜)、行堂(食堂服务)等苦行职事,前后四年,手胼足胝,不以为劳。
27岁离鼓山,先后在浙江天台山、普陀山、天童寺、阿育王寺、杭州三天竺、常州天宁寺、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等名山大刹,从融镜、敏曦、天朗、观心、大定、朗辉诸老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为报父母养育之恩,虚老曾三步一拜从普陀山一直拜到山西五台山,历时三年,才圆满成就这深心大愿。途中风霜雨雪,疾病饥寒,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艰苦备尝,道业日隆。此后又参访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至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礼安徽九华山,再至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此次禅七由赤山法忍和尚主七,一连十二个禅七,共计八十余天。虚老在此期间。精进勇猛,以悟为期。进堂二十余天后,工夫落堂(定境现前,妄念顿息),昼夜如一,行动如飞。某日夜晚放养息香时,忽睁眼见大光亮,如同白昼,见河中行船,上下远近皆悉了然。自知是参禅工夫纯熟的境界,置之不理。至第八七的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师倒开水冲到手上,茶杯落地,一声破碎,使疑根顿断,如从梦醒,悟透禅关,因述二偈以记悟境: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虚云和尚行业记
--纪念虚云和尚圆寂三十周年
◎拙 缁
虚云和尚名满天下,望重宗门,海内外谈禅者莫不仰为泰斗。他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性;复兴名蓝古刹,倡导农禅道风;弘扬佛法,利济群生,悲深愿大,心坚行苦,孜孜矻矻,至老不移,深受佛教徒及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
笔者不敏,障深慧浅,闻道于童年,遇师于晚景。忆自1951年春于云门依止纳具,至1959年老人于云居茅蓬示寂,春秋十易,或亲炙教益于麈拂棒喝之下,或随侍巾瓶于燕山楚水之间,期许有加,道业未成。对于老人言教事迹,向所留心。1962年秋,曾有《虚云和尚法汇续编》之辑。兹不揣陋劣,述其行业,冀发幽光于万一,昭信史于千龄。
虚云和尚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晚年自号虚云、幻游,祖籍湖南湘乡县,俗姓萧,父玉堂,生母颜氏,庶母王氏。因其父在福建做官,所以虚云和尚出生在福建泉州。他出生后不久,其生母颜氏夫人即去逝,乃由庶母王氏夫人抚育。13岁时随父回湖南湘乡。自幼不喜荤腥,见三宝物即生欢喜心,喜读佛书。17岁时即萌出家之念,乃与堂弟一起出走南岳,行至半途,被家人截回。父母为了打消他想出家的念头,强其离湘至闽,并命与田、谭二氏成婚。虽如此,同居而无染,处浊而不缁,出尘之志益坚。19岁时,又潜往福州鼓山涌泉寺从常开法师披剃出家。次年,依妙莲(1844-1907)和尚受具足戒。
中国佛教丛林晚近以来,按其住持人选产生的方式而分为传贤、传法、子孙三种类型,鼓山即为传法丛林,且临济、曹洞二宗并传,虚老受戒后,颇受妙莲和尚器重,遂于光绪十八年(1892)受临济衣钵于妙莲和尚,为临济宗四十三世;受曹洞衣钵于耀成和尚,为曹洞宗四十七世。笔者曾亲见虚老接法时法卷二件,虚老接法的年代即根据法卷的记载。
虚老在青年时期,志笃行坚,苦心向道。他虽然出生在富贵家庭,出家后一切放下,苦节自励。在鼓山隐居岩洞多年,冬夏一衲,并且常以野菜充饥。
虚老24岁时,其父亲玉堂公在湖南湘乡病逝,庶母王氏遂领田、谭二氏于湘乡观音山削发为尼。庶母王氏法名妙净,田氏法名真洁,谭氏法名清节。虚老知此消息,悲喜交集。悲者父亡而未尽孝,喜者一家归佛,共结菩提胜因,可免后顾之忧。从此虚老即离岩洞、回涌泉寺服劳事众,曾任水头(丛林专司担水之职)、园头(专司种菜)、行堂(食堂服务)等苦行职事,前后四年,手胼足胝,不以为劳。
27岁离鼓山,先后在浙江天台山、普陀山、天童寺、阿育王寺、杭州三天竺、常州天宁寺、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等名山大刹,从融镜、敏曦、天朗、观心、大定、朗辉诸老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为报父母养育之恩,虚老曾三步一拜从普陀山一直拜到山西五台山,历时三年,才圆满成就这深心大愿。途中风霜雨雪,疾病饥寒,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艰苦备尝,道业日隆。此后又参访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至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礼安徽九华山,再至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此次禅七由赤山法忍和尚主七,一连十二个禅七,共计八十余天。虚老在此期间。精进勇猛,以悟为期。进堂二十余天后,工夫落堂(定境现前,妄念顿息),昼夜如一,行动如飞。某日夜晚放养息香时,忽睁眼见大光亮,如同白昼,见河中行船,上下远近皆悉了然。自知是参禅工夫纯熟的境界,置之不理。至第八七的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师倒开水冲到手上,茶杯落地,一声破碎,使疑根顿断,如从梦醒,悟透禅关,因述二偈以记悟境: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