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西风槽型
1)  west wind trough
西风槽型
2)  westerly trough
西风槽
1.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strength and speed of westerly trough, the form changes and movement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the strength and southward path of cold air, and the internal asymmetry structure of the tropical cyclone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ir different track.
结果表明:西风槽的强弱和东移的快慢、西太平洋副高的形状变化和东退西进、冷空气的强弱和南下路径及热带气旋内部的不对称结构是造成二者移动路经差异的主要原因。
2.
With non-hydrostatic meso-scale model MMS, the impacts of typhoon and westerly trough on the rainfall occurring in front of westerly trough far from the typhoon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利用MM5模式分别模拟了台风、中纬度西风槽对台风远距离槽前降水的影响。
3.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currence of the duct is caused by westerly trough and northward typhoon,in addition,maximum value(greater than 2 PVU,generally) region of potential vorticity is corresponding to duct region,which is one of important research approaches for duct forecasting and mechanism.
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此次悬空波导的发生是西风槽等系统携带的冷空气与北上台风共同作用引起的,同时位涡场极大值区域(极大值一般大于2PVU)与大气波导出现的区域相对应,分析位涡场变化可作为大气波导机理和预报研究的途径之一。
3)  low-level jet stream
西风低槽
1.
The main affecting systems include landfall typhoon,low-level jet stream and west trough.
主要影响系统为登陆台风、西风低槽和低空急流。
4)  westerly trox
西风带低槽
5)  Wester trough rainstorm
西风槽暴雨
6)  Westerly low trough
西风(南支)低槽
补充资料:V型槽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在硅片表面上刻蚀出V型凹槽,并利用双扩散或外延生长等工艺在槽内制作的MOS集成电路,称为 VMOS电路。
  
  基本原理  有些化学试剂对硅单晶的不同晶面有不同的腐蚀速率,即各向异性的腐蚀特性。使用某些专门的腐蚀液,如N2H4和H2O各占50%的溶液、18克分子浓度的KOH等,对硅的腐蚀速率为[100]>[110]>[111],[100]晶面的腐蚀速率几乎是[111]晶面的100倍。使用SiO2作为腐蚀掩模,可以在[100]晶面的硅片上腐蚀出由四个会聚的[111]晶面组成的孔,形状如同倒置的金字塔。腐蚀深度与氧化层开口宽度之比为 0.707,每一个腐蚀出的[111]面与硅片表面成54.74°角。使用另外的腐蚀液,对不同电阻率的硅有不同腐蚀速率,可使腐蚀前沿成为截顶的倒置金字塔形的腐蚀坑。前者腐蚀坑的剖面为 V形槽,后者则为U形槽。
  
  结构  经过外延生长、双扩散或离子注入等工艺加工的硅片,经过腐蚀可制成VMOS或UMOS场效应晶体管,其结构如下图。N+硅衬底上的N-层是靠外延生长得到的。P型层和N+层用双扩散法或离子注入法获得。其他栅极和氧化层的制做与常规MOS工艺相同。这种MOS晶体管的沟道是口字形,位于P型区的倾斜表面上。V型(或U型)槽有一定倾角,所以沟道长度约为P型层厚度的1.5倍。在沟道与漏之间设置N-外延层,是为了增加击穿电压并减少输出电容。
  
  
  
  
  
  应用和发展  VMOS电路的优点是利用立体结构提高集成密度,获得自对准(由扩散层深度而不是由光刻分辨率决定)的短沟道结构,可用于高密度大规模集成电路。它能与E/D NMOS或 DMOS电路(见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兼容。但是,这种工艺比较复杂,[111]晶面沟道的电子迁移率低,除少数高密度的只读存储器产品外,对其他产品尚未推广应用。另一方面,VMOS晶体管由于沟道短,宽长比可以做得很大,没有二次击穿效应,而且可用于多数载流子器件的抗辐射方面,在作为高频大功率有源器件方面有重要进展。设计的主要问题是既要有低的导通电阻,又要有高的击穿电压。对于VMOS结构高频功率管,通过选择合适的外延层(电阻率和厚度)、采用多 V型槽并联、加离子注入保护环和台面结构等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采用UMOS结构可使槽底平坦,减少电场集中效应,能提高击穿电压。同时,在栅极加正电压时,栅漏覆盖区变为累积层,也有利于扩展电阻的减小。击穿电压高达几百伏的VMOS晶体管已经研制成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