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thod with single pole
单极坐标法
2)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极坐标法
1.
A method of measuring contrate involute errors of double gears, gear shapers and gear shavers on the CZ450 gear integrated error tester using the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is introduced.
介绍了在CZ45 0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上利用极坐标法测量双联齿轮、插齿刀和剃齿刀的端面渐开线齿形的方法 ,从而扩展了CZ45 0的测量功能。
2.
A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ll the points on the sectional line in the expansien figure of curved surface,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本文提出在曲面体表面的展开图中确定截交线上各点位置的极坐标法,从而克服了直角坐标法中实际放线时由于画垂直线或平行线而产生人为的偏差,而且便于在现场实施。
3.
It also discussed how to implement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and staking-out using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并对如何利用极坐标法进行道路施工测量放样作了论述。
3) polar coordinate
极坐标法
1.
Based on several comparative methods of surveying and fixing of curve, a new method of polar coordinate to calculating the demarcating data is put forward.
因此,选择何种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测设曲线上各点位,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比圆曲线的多种测设方法,提出了极坐标法解算标定数据的新方法。
2.
In this paper a method named inside control in concert with Polar coordinate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was presented and demonstrations were given to show how it works.
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柱体垂直度的方法—内控法配合极坐标法 ,并用实例加以说
4) polar coordinates method
极坐标法
1.
measurement of points beyond road midline with polar coordinates method;
极坐标法测设公路中线以外点
2.
The polar coordinates method for the observation and computation of float effective distance is analyzed.
对极坐标法进行浮标有效行程观测和计算进行研究,根据基点所处位置是否在浮标中断面上和水面比降的大小,分4种情况讨论了浮标有效行程的确定方法,并给出相关算例。
3.
3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actical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railway department, make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losure tolerance of the control point of the railway curve laid out by the polar coordinates method and suggests some new closure tolerance.
本文在文献[3]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铁路发展的实际和要求,进一步对极坐标法测设曲线控制点的闭合差限值进行分析,提出新的闭合差限值。
5) the algorithm of polar coordinates
极坐标算法
1.
Optimizing the CCIP trajectory calculation for one aeroplane by adopting the algorithm of polar coordinates;
极坐标算法对飞机CCIP弹道解算的优化
6) three dimension polar axes
三维极坐标法
补充资料:单扫描极谱法
又称线性变位示波极谱法。是一种控制电位的极谱法,其特点是:在一个汞滴的最后消失的时刻,当汞滴的面积(A)基本上保持恒定的时候,将滴汞电极的电位从一个数值改变到另一个数值,同时用阴极射线示波器观察电流随电位的变化,以进行定量分析。电位改变的方式为:
E=Ei-Vt式中Ei为初始电位;V为电位改变的速率;t为时间。因此,电极电位是时间的线性函数。又因用示波器观察电流-电位曲线,故称线性变位示波极谱法。
装置 如图1所示。在含有被测物质的电解池中,插进两个电极,一个是滴汞电极,一个是参比电极(如甘汞电极),加上一个随时间而线性变化的直流电压,通过电解池的极谱电流在电阻R上产生电压降iR,经放大后加到示波管的垂直偏向板上,将电解池的两个电极连接在水平偏向板上,然后在荧光屏上观察电流-电位曲线。这里,滴汞电极被当作面积恒定的电极使用。仪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 必须装有时间控制器和电极震动器,使滴汞电极滴下时间为某一定值,并在滴下时间的后期的某一时刻才加上扫描电压,就能使电极的面积基本上保持恒定,把滴汞电极当做面积固定的电极使用。例如,JP-1型示波极谱仪的滴下时间为7秒,在最后2秒加上电压(图2)。
② 必须保持电极电位是时间的线性函数。由于极谱 电流随电位(即随时间)的变化是非线性的,而且具有电流峰的形式,即使外加电压是线性的,电极电位的变化仍不是线性的。因此要有一个补偿装置,消除电流对电位的影响,保证电极电位的变化始终是线性的。
③ 必须补偿充电电流,滴汞电极上的充电电流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Em为电量Q=0时汞滴的电位;c为滴汞电极的电容。电位改变的速率愈大,即 dE/dt愈大,充电电流也愈大,故要有补偿充电电流的措施。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单扫描极谱仪都有比较复杂的电子线路。
电流-电位曲线 电压扫描开始时,电极电位还未达到被测离子还原的电位,这时的电流为残余电流,形成极谱波的基线。当电位负到被测离子可以还原时,由于电极电位以很快的速率变负,瞬息之间汞滴表面的被测离子都在电极上还原,离子浓度急剧下降,来不及从溶液中补充,所以极谱曲线上出现电流峰。最后,电流受扩散控制(图3)。
对于可逆电极反应,峰电流Ep遵守兰德尔斯-塞弗西克方程式:
式中k为常数,n为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C为被测离子的浓度,D为离子的扩散系数,V为电位改变的速率,m为滴汞电极中汞的流速,tp为电流峰出现的时间(从汞滴开始生成算起)。利用此式可测定离子浓度。
对可逆电极反应,峰电位Ep与直流极谱的半波电位E1/2(见直流极谱法)间的关系是:
Ep=E1/2-1.1RT/nF
在25℃时,Ep=E1/2-0.028/n
即在还原过程中,Ep比E1/2负0.028/n伏,在氧化过程中,Ep比E1/2正0.028/n伏。
将兰德尔斯-塞弗西克方程式与伊尔科维奇方程式(见直流极谱法)进行比较,对于同一浓度的同一金属离子,单扫描极谱法得到的峰电流ip比直流极谱法得到的极限扩散电流Ep大得多,而且V愈大,Ep也愈大。当然,V愈大,充电电流也愈大。
单扫描极谱法比直流极谱法优越的地方有:①迅速,可直接在示波管荧光屏上指示电流;②灵敏度高1~2个数量级;③分辨力较高。由于极谱波具有电流峰的形式,两个离子的半波电位只要相差70毫伏,就可以分开,而直流极谱波则需要100毫伏。
E=Ei-Vt式中Ei为初始电位;V为电位改变的速率;t为时间。因此,电极电位是时间的线性函数。又因用示波器观察电流-电位曲线,故称线性变位示波极谱法。
装置 如图1所示。在含有被测物质的电解池中,插进两个电极,一个是滴汞电极,一个是参比电极(如甘汞电极),加上一个随时间而线性变化的直流电压,通过电解池的极谱电流在电阻R上产生电压降iR,经放大后加到示波管的垂直偏向板上,将电解池的两个电极连接在水平偏向板上,然后在荧光屏上观察电流-电位曲线。这里,滴汞电极被当作面积恒定的电极使用。仪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 必须装有时间控制器和电极震动器,使滴汞电极滴下时间为某一定值,并在滴下时间的后期的某一时刻才加上扫描电压,就能使电极的面积基本上保持恒定,把滴汞电极当做面积固定的电极使用。例如,JP-1型示波极谱仪的滴下时间为7秒,在最后2秒加上电压(图2)。
② 必须保持电极电位是时间的线性函数。由于极谱 电流随电位(即随时间)的变化是非线性的,而且具有电流峰的形式,即使外加电压是线性的,电极电位的变化仍不是线性的。因此要有一个补偿装置,消除电流对电位的影响,保证电极电位的变化始终是线性的。
③ 必须补偿充电电流,滴汞电极上的充电电流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Em为电量Q=0时汞滴的电位;c为滴汞电极的电容。电位改变的速率愈大,即 dE/dt愈大,充电电流也愈大,故要有补偿充电电流的措施。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单扫描极谱仪都有比较复杂的电子线路。
电流-电位曲线 电压扫描开始时,电极电位还未达到被测离子还原的电位,这时的电流为残余电流,形成极谱波的基线。当电位负到被测离子可以还原时,由于电极电位以很快的速率变负,瞬息之间汞滴表面的被测离子都在电极上还原,离子浓度急剧下降,来不及从溶液中补充,所以极谱曲线上出现电流峰。最后,电流受扩散控制(图3)。
对于可逆电极反应,峰电流Ep遵守兰德尔斯-塞弗西克方程式:
式中k为常数,n为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C为被测离子的浓度,D为离子的扩散系数,V为电位改变的速率,m为滴汞电极中汞的流速,tp为电流峰出现的时间(从汞滴开始生成算起)。利用此式可测定离子浓度。
对可逆电极反应,峰电位Ep与直流极谱的半波电位E1/2(见直流极谱法)间的关系是:
Ep=E1/2-1.1RT/nF
在25℃时,Ep=E1/2-0.028/n
即在还原过程中,Ep比E1/2负0.028/n伏,在氧化过程中,Ep比E1/2正0.028/n伏。
将兰德尔斯-塞弗西克方程式与伊尔科维奇方程式(见直流极谱法)进行比较,对于同一浓度的同一金属离子,单扫描极谱法得到的峰电流ip比直流极谱法得到的极限扩散电流Ep大得多,而且V愈大,Ep也愈大。当然,V愈大,充电电流也愈大。
单扫描极谱法比直流极谱法优越的地方有:①迅速,可直接在示波管荧光屏上指示电流;②灵敏度高1~2个数量级;③分辨力较高。由于极谱波具有电流峰的形式,两个离子的半波电位只要相差70毫伏,就可以分开,而直流极谱波则需要100毫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