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实体识别算法
1)  entity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实体识别算法
1.
General entity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are analyzed.
分析了常见实体识别算法,提出了实体识别过程框架,用以实现数据ETL的数据规约功能。
2)  global recognized algorithm
整体识别算法
3)  entity recognition
实体识别
1.
By analyzing the mistakes of traditional methods,we proposed a new segmentation method called single character elimination and entity recognition.
在对分词错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单字消除和实体识别的查询切分方法。
2.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ntity recognition method for unstructured documents on desktops by using the text clues and ontology metadata.
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利用文本线索和本体元数据来识别无结构文档中实体的方法,然后手工建立一个文档集合,在该集合上验证新方法在特定领域内的实体识别效果。
4)  entity identification
实体识别
1.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achieve data extraction of page layout and entity identification process, based on transmitting query.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探测查询的方法来自动完成页面的数据抽取及实体识别工作,该方法通过提交查询可以在提取数据的同时确定实体的各个属性,根据实体的各个属性进行实体识别。
2.
According to analyzing the traditional entity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 deep Web entity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semantic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SS-EI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includes text matching model, semantics analysis model and group statistics model.
分析了常见的实体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及统计分析的实体识别机制(deep Web entity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semantic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简称SS-EIM),能够有效解决Deep Web数据集成中数据纠错、消重及整合等问题。
3.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entity identification processing.
分析了实体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基于本体的语义信息集成中模式异构和上下文异构已经得到解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两阶段特征向量处理的解决方案来提高分布环境下实体识别的效率。
5)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识别算法
1.
Research o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in species of texitle fiber;
织物纤维种类自动识别算法的初步研究
2.
The program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mixes the assemble language and C, which implements a high effective and low cost embedded system.
提出了一种以定点DSP芯片TMS320VC5410及FPS200指纹采集传感器为核心的自动指纹识别模块,并对指纹识别算法采用DSP专用汇编指令集与C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以此实现了一个高效低功耗的嵌入式系统。
3.
This paper presents a P2P flow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characterization (BCCIA).
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特征描述的P2P流识别算法(BCCIA)。
6)  recognizing algorithm
识别算法
补充资料:《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


《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
The Convention on the Physical Protection of Nuclear Material

  《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the Physiea1Proteetion of Nuelear Material)有关保护核材料安全的国际公约。于198。年3月3日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和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字,1987年2月8日生效。截至1993年底,《公约》共有50个缔约国。 《公约》的主旨是,保护核材料在国际运输中的安全,防止未经政府批准或授权的集团或个人获取、使用或扩散核材料,并在追回和保护丢失或被盗窃的核材料,惩处或引渡被控罪犯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对《公约》范围内的罪犯建立普遍管辖权,防止核武器扩散。 《公约》由序言、正文和两个附件组成,其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国确保在其境内的核材料或装载属于其管辖的船舶或飞机上的核材料,在国际运输中按规定的级别予以保护。②缔约国承诺不输出或输人,亦不准许他国经其陆地、内河航道、机场和海港过境运输核材料,除非取得保证该材料已按规定的级别受到保护。③在核材料被偷盗、抢劫或受到威胁时,缔约国应向任何提出请求的国家提供合作,以追回失落的核材料。④规定了犯罪定义、管辖权,对被指控罪犯的起诉和引渡程序。⑤除对国内使用、储存和运输中的民用核材料所明确作出的承诺外,《公约》不影响缔约国对此种材料的主权权力。⑥缔约国之间对公约的解释和适用发生争端时,首先应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经争端任何一方请求,应提交仲裁或国际法院裁决。对后两种争端解决程序,公约允许保留。⑦规定了核材料的分类办法,以及相应的实体保护级别。 根据《公约》第十六条的规定,《公约》缔约国于1992年9月29日在维也纳召开《公约》审议会。会议通过的最后声明重申核材料实体保护并为此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公约是适当的,并促请尚未加人《公约》的所有国家加入《公约》。 中国于1989年l月10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递交加人书,并同时声明对《公约》第十七条2款所规定的两种争端解决程序提出保留。《公约》于1989年2月9日对中国生效。(李东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