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黄昆因子
1)  Huang Rhys factor
黄昆因子
2)  lutea factor
藤黄因子
3)  Kunlun-Huanghe movement
昆-黄运动
4)  Kunhuang movement
昆黄运动
5)  serum 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factor (sEDF)
类洋地黄因子
6)  Hedysarum krassnovii B. Fedtsch
昆仑岩黄耆
补充资料:黄昆
黄昆(1919~ )

    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浙江嘉兴,1919年9月2日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4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7年获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进行科学研究。1951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物理系副主任、半导体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等职。曾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半导体物理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取得多项国际水平的成果,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物理学研究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50年代与合作者首先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此领域的这一奠基性理论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并被称为“黄-佩卡尔理论”。1951年首先提出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式,1963年被国际上的喇曼散射实验所证实,系固体光学研究中一种基本运动形式,被称为一种元激发,当时提出的基本方程在国际上被称为“黄方程”,至今经常被采用。40年代首次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光漫散射的理论,成为研究固体中杂质缺陷的一项有力手段,被国际上称为“黄散射”。组织和推动了中国半导体超晶格材料和物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并在超晶格电子态、晶格振动理论、喇曼散射微观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70年代后期关于无辐射跃迁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等价性的证明,澄清了国际上20多年来在这方面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玻恩教授合著的《点阵动力学理论》一书,被公认为该领域的权威著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