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Geological Prspecting in Xinjiang

新疆地质找矿
3) Xinjiang area

新疆地区
1.
General deflection correctness coefficient of asphalt pavements in Xinjiang area;

新疆地区公路沥青路面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2.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imminent tracing of seismic risk region ——Application of CO_2 observation in Xinjiang area;
地震危险区短临跟踪的一种有效观测手段——地下岩土气体CO_2观测在新疆地区的应用
3.
There are abundant oil-gas resources,and more than 80 oilfields and 30 sedimentary basins have been found in Xinjiang area in recent 50 years.
新疆地区主要沉积盆地有30多个,总面积为90×104km2,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量为365×108t。
4) Xinjiang region

新疆地区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odern Pollen in Xinjiang Region;

新疆地区表土孢粉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2.
B had advanced the method of projection pursuit index and the best sort number of 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 based on the normal standard variable, and author use it to analyze the earthquake activities of Xinjiang region clusteringly, simula.
B提出一个基于正交标准变量(考虑样本的大小)的投影寻踪指数和判断投影寻踪聚类的最优类别数的方法对新疆地区地震活动作聚类分析,模拟聚类结构。
3.
In the study, we collected 1156 broadband vertical components recorded at 22 digital network stations in Xinjiang region, rümqi station, and 7 stations in the adjacent reg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9~2003.
首先运用叠加谱比法, 对新疆地区22个数字化台网台站、乌鲁木齐台站以及周边的7个台站1999~2003年上半年所记录的1 156个宽带垂直记录, 进行了处理, 得到了与各射线相对应的Q0 值(1 Hz处的Q值)和频率相关因子η。
5)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新疆地区
1.
The va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leaf area index over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利用美国探路者卫星遥感资料AVHRR LAI和全球生态模式CASA给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资料(NPP)对新疆地区1982~2000年的植被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的LAI和NPP的空间分布严格受水分的制约,与气温呈负相关,表现出干旱内陆地区植被受降水控制的地带特征。
6) Xinjiang
['ʃin'dʒjɑ:ŋ]

新疆地区
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esent Water Consumption in Xinjiang;

新疆地区用水量现状调查及预测分析
2.
Adaptability study on empirical formulae of frequent phreatic evaporation in Xinjiang;

常用潜水蒸发经验公式在新疆地区适用性研究
3.
Analysis of Temporal Spatial Features and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Xinjiang;
新疆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及环流分析
补充资料: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
中国地方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友好路。前身是新疆地质局地质陈列室。1964年改为新疆地质陈列馆。1979年重建陈列大楼,1982年改称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1984年10月 1日正式开放。1986年8 月改为现名。
该馆收藏的矿物、岩石、矿石、动植物化石标本 1.2 万多件,一级品100余件。其中有长 1.7米、直径 62厘米、重约 780千克的水晶,直径35厘米、厚25厘米、重102千克、含铜量达99.84%的圆状自然铜,重1.2克拉的新疆第 1颗晶体透明的金刚石,产于阿尔泰伟晶岩矿床的大型绿柱石、白云母,中外闻名的和田玉和各色碧玺、宝石等。还有1983年夏在中国首次发现,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完整的两栖类脊椎动物乌鲁木齐鲵和距今1亿6千万年前的脊椎动物苏氏巧龙的化石标本。
该馆设有地球科学、新疆矿产、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地质专业 4个陈列厅。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陈列了在新疆发现的121种矿产中的115种。该馆还举办地学夏令营,开展地学科普活动和举办专门性的展览,以扩大服务领域。
该馆收藏的矿物、岩石、矿石、动植物化石标本 1.2 万多件,一级品100余件。其中有长 1.7米、直径 62厘米、重约 780千克的水晶,直径35厘米、厚25厘米、重102千克、含铜量达99.84%的圆状自然铜,重1.2克拉的新疆第 1颗晶体透明的金刚石,产于阿尔泰伟晶岩矿床的大型绿柱石、白云母,中外闻名的和田玉和各色碧玺、宝石等。还有1983年夏在中国首次发现,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完整的两栖类脊椎动物乌鲁木齐鲵和距今1亿6千万年前的脊椎动物苏氏巧龙的化石标本。
该馆设有地球科学、新疆矿产、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地质专业 4个陈列厅。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陈列了在新疆发现的121种矿产中的115种。该馆还举办地学夏令营,开展地学科普活动和举办专门性的展览,以扩大服务领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