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神户地震
1)  The Kobe Earthquake
神户地震
2)  Kobe earthquake
阪神地震
1.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arthquake damages of Dakai metro station caused by Kobe earthquake;
阪神地震中大开地铁车站震害机制数值仿真分析
2.
The revisions of seismic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s after Kobe earthquake in 1995 were introduced especially,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and comparative materials to Chinese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in bridge engineering.
简述了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桥梁抗震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动向及热点课题 ,并介绍了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变迁及阪神地震后规范的改订情况 ,旨在帮助读者对日本该研究领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为国内的桥梁抗震研究和规范的编制改订工作提供参考和比较材料 ,并希望能以此促进中日两国抗震工程研究领域的相互了解与交
3)  Osaka-Kobe earthquake
阪神地震
1.
Some statistic data of the disaster caused by Osaka-Kobe earthquake;
日本阪神地震灾害的一些调查统计数据
2.
It allows us to relate the results with Osaka-Kobe earthquake in Japan in January 17th, 1995.
利用对异常的处理结果说明日本阪神地震的形成原因。
4)  Osaka Kobe earthquake
阪神地震
1.
Development of Japan s earthquake insurance through the Osaka Kobe earthquake;
阪神地震与日本地震保险的发展
5)  Hanshin earthquake
阪神地震
1.
The damage to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nd tunnels in Kobe after theHanshin earthquake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概述了阪神地震中地铁车站和地下隧道所造成的破坏情况,说明了地下结构较之于地面结构具有更为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也说明在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应认真研究直下型地震的强地面运动破坏作用。
6)  Osaka-Kobe Earthquake
阪神大地震
1.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Osaka-Kobe Earthquake and its Implications;
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及其启示
2.
On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Case Study of Osaka-Kobe Earthquake in Japan;
政府创新危机管理体制的若干要点——日本阪神大地震个案分析
补充资料:神户
神户
Kōbe

   日本国际贸易中心(见神户港)和工业中心,兵库县首府。位于本州岛西南、大阪湾北岸,距大阪约30千米。面积542.8平方千米。人口约143万。居民中多外国侨民。市内多山。气候冬温夏热。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385毫米,多集中于6~7月。
   原为渔村,因港湾条件优良,并靠近大阪经济中心而发展成为以海运为主的港口城市。8世纪成为西日本海上交通的门户。12世纪称为“兵库之津”,成为兵库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商业繁荣。1867年“兵库港”辟为通商口岸。1872年建立海关,改称“神户港”。1889年设市,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13.4万。19世纪20年代末建立了火柴、橡胶、造船等厂。1910年人口增至38.7万。1939年人口超过100.6万,市区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沿海市街遭破坏,1945年人口下降到43.4万。战后经济恢复快,港口贸易和工业迅速发展,市区范围继续扩大,人口再度增加。
   阪神工业地带重要组成部分。以运输机械、钢铁、橡胶、电机、食品工业为主。工业集中于大阪湾填海造陆的“人造地”上。以凑川尻的川崎滨、和田岬为中心( 造船、车辆、电机和制粉工业),并向神户港东面旧生田川附近小野滨、胁滨一带发展(炼钢、制糖等工业),形成东、西神户临海工业地带。
   市内平地少,港口与市街布局在沿海带状地区。1981年3月,在新港突堤以外的海中,建成第一个人工岛(港岛),面积约4.4平方千米。岛上有公园和游乐园等,被称为海上文化都区。第二个人工岛(六甲岛)正在建设中,面积5.8平方千米。全市划分成8个区,中央区为市中心,是行政和经济中枢,县政府、市政府、工商贸易中心等都设于此。山阳铁路干线两侧为商业区。各铁路线南部、大阪湾沿岸及湾中填海造陆区为海港码头和工业区;北部为住宅区。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阪神大地震,使5500人丧生、25500人受伤、34.7万人无家可归,严重破坏了贯通日本东西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两条新干线,使电力和供水中断,神户地区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一度陷于瘫痪。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