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海水生物监测
1)  biologic monitoring
海水生物监测
2)  water quality bio-monitoring
生物式水质监测
1.
The paper designed a water quality bio-monitoring sensor based on dynamic image understanding, which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of biological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computer vision, dynamic image understanding, embedded s.
本文尝试研究和设计一种基于动态图像理解技术的生物式水质监测传感器,它结合了生物式水质监测、计算机视觉、动态图像理解和嵌入式系统等技术,为水质的生物式实时在线监测和水体污染的早期预警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
3)  Biological monitoring
生物监测
1.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monitoring in water safety warning system;
生物监测在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2.
Biochip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water environment biological monitoring;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水体环境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3.
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sprayers applying mixed pesticides;
混配农药施药员的生物监测
4)  biomonitoring
生物监测
1.
The Selection and Utility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on Pollution Biomonitoring of Marine Petroleum Exploitation;
海洋石油开发污染物生物监测中实验动物的筛选和应用
2.
Study on Amphibian as Bioindicator on Biomonitoring Water Pollution;
两栖动物在水体污染生物监测中作为指示生物的研究概况
3.
Biomonitoring Indexes in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Pesticides;
农药职业接触的生物监测指标
5)  Bio-monitoring
生物监测
1.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Heavy metals Pollutes by Bio-monitoring in Hefei;
合肥地区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的初步研究——以大蜀山铅镉的白鹭监测为例
2.
Ecological basis and application of PFU protozoan community in bio-monitoring with relation to water quality;
PFU原生动物群落生物监测的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6)  biomonitor
监测生物
1.
Study on Crassostrea rivularis as a biomonitor for copper pollution in sea water;
近江牡蛎作为海洋重金属Cu污染监测生物的研究
补充资料:生物监测
      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概述  生物监测工作是20世纪初在一些国家开展起来的。70年代以来,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成了活跃的研究领域。1977年美国试验和材料学会(ASTM)出版了《水和废水质量的生物监测会议论文集》,内容包括利用各类水生生物进行监测和生物测试技术,概括了这方面的成就和进展。同年非洲的尼日利亚科学技术学院用远距离电报记录甲壳动物的活动电位监测烃类、油类以及其他污染物的室内试验也取得初步结果。还有人提出了以鱼的呼吸和活动频度为指标的、设在厂内和河流中的自动监测系统。国外对于植物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已选出一批敏感的指示植物和抗性强的耐污植物。
  
  中国近年来在环境污染调查中,也开展了生物监测工作,例如对北京官厅水库、湖北鸭儿湖、辽宁浑河等水体的生物监测,利用鱼血酶活力的变化反映水体污染,用底栖动物监测农药污染等,都取得一定成果。在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监测手段  用于生物监测的手段很多。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手段主要有:①利用指示植物监测大气污染,主要是根据各种植物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叶片上出现的伤害症状,对大气污染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②测定植物体内污染物的含量,估测大气污染状况。③观察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如酶系统的变化、发芽率的降低等,对大气污染的长期效应作出判断。④测定树木的生长量和年轮等,估测大气污染的现状和历史。⑤利用某些敏感植物(如地衣、苔藓等)制成大气污染植物监测器,进行定点观测(见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手段主要有:①利用指示生物来监测,如根据颤蚓、蛭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摇蚊幼虫,以及某些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出现和消失、数量的多少等来监测水体的污染状况。利用污水生物系统监测水体污染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②利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来监测。水质状况发生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有机物污染严重、溶解氧很低的水体中,水生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只能由抗低溶解氧的种类组成;未受污染的水体,水生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则必然是一些清水种类。在利用指示生物和群落结构监测水体污染时,还引用了生物指数和生物种的多样性指数等数学手段,简化监测的方法。③水污染的生物测试,即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的毒害所产生的生理机能的变化,测试水质污染的状况。这种方法可以测定水体的单因素污染,对测定复合污染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测试方法分为静水式生物测试和流水式生物测试。
  
  对土壤污染进行生物监测也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但国内外做的工作还不多。环境系统十分复杂,生物监测只有与物理、化学监测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编:《环境污染与生态学文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1981。
   J.Cairns Jr.et al.,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Water and Effluent Quality,ASTM-STP-607,American Society of Testing Materials,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