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栽培变种
1)  new cultivariety
新栽培变种
1.
Fei is a new cultivariety of Cedrus Trew.
)一新栽培变种 ,产于湖北荆州古城。
2)  Cultivar [英]['kʌltivɑ:]  [美]['kʌltə,vɑr]
栽培变种
1.
RAPD Analysis of Different Cultivars of Jiangxi Citrus aurantium Linn.
江西酸橙不同栽培变种RAPD分析
2.
sibirica cultivar which derived from Youyi .
‘薄壳1号’是仁用杏‘优一’的实生栽培变种,丰产性强,盛果期平均株产杏核11。
3)  Neo-tuberosum
新型栽培种
1.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Salt-tolerant Clones in Neo-tuberosum;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耐盐性鉴定与筛选
2.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Clones with Low Reducing Sugar Contents in Progenies of Neo-tuberosum;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后代产量性状的评价及低还原糖材料的筛选
3.
Tuber slices of 210 clones, which were extensively selected from 7 crosses involving Neo-tuberosum in their background in seedling generation, were evaluated by inoculating method for tuber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通过对7个组合经强化实生薯选择力度而入选的210份材料进行实验室薯片接菌试验鉴定,筛选出块茎抗晚疫病材料83份,其中有20表现高抗,这些材料为抗病育种或新型栽培种进一步轮回选择提供了基础群体;对各组合入选率进行分析,并对入选材料进行综合性状评价,为抗痛育种亲本选择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
4)  Neo-tuberosum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
1.
Studies on the Salt-tolerance of Neo-tuberosum in Potato;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轮回选择材料耐盐性研究
5)  cultivars
栽培品种
1.
RAPD Analysis on different cultivars of Cornus officinalis;
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2.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some lilium cultivars from the oriental hybrids with RAPDs;
东方百合杂交系部分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SRAP and SSR in Cultivars of Allium Fistulosum L.;
葱栽培品种的SRAP和SSR标记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6)  cultivated variety
栽培品种
补充资料:穿山龙栽培新技术
    一、穿山龙的植物学特征
    穿山龙为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根状茎横众,木质,多功能分枝,外皮黄褐色,易成片状剥离。茎左旋、细长,常缠绕于它物上。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广卵形,常5-7浅裂,先端渐尖。花黄绿色,小,雌雄异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复穗状,雌花序单一,下垂,绿黄色。蒴果卵形或椭圆形,具3翅,成熟后黄褐色。种子上方具长方形膜质翅。花期6月-8月,果期7月-9月。千粒重9.5克左右。
    二、穿山龙的生物学特性
    1.穿山龙的生长环境。穿山龙常野生于山坡、林缘和杂草、灌木林中。适应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及山坡地种植。
    2.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穿山龙种子棕褐色,扁平,椭圆形,具膜翅,发芽率40%-60%。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30℃,有足够湿度(土壤含水量16%—19.6%),约25-28天出苗;如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则种子发芽受到抑制。种子经低温层积处理(1℃—3℃处理30天),播种后可使种子发芽提早到9-10天,发芽率可达88%-91%,出苗后约20天,根茎薯蓣皂甙元已经形成,至幼苗后期可达1.14%。光照对幼苗后期根茎生长和薯蓣皂甙元的积累起良好作用。
    3.开花结实的特性
    开花。种子繁殖的穿山龙于第2年春季开花,花株率约30%;无性繁殖植株,当年6月开花,花株率约73%;2年以上植株花株率100%,且花期稍有提早。从现蕾到第一朵花开放约经过11-25天,开花期的迟早与开花期的温度有关。始花后2-8天开花最多,占开花总数的89.08%。一天内则以7-9时开花最多,约占开花总数的80%以上;午后、夜间开花极少,这种现象与开花期间温度和光照条件有关。
    结实。穿山龙果实发育期主要分为3个不同阶段,即果实增长期、种子发育期和果熟期,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其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均有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合理确定种子采收期,对提高种子品质十分重要。
    4.根的生长特性。穿山龙根系活动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10月上旬结束,以8月增长迅速,无性繁殖植株当年增长率为150%左右,有性繁殖的增长速度比无性繁殖的缓慢。而薯蓣皂甙元的含量,无论有性或无性繁殖,以及不同年龄根茎间隔,无明显差别。根主要集中于土地上层,无性繁殖1-2年根系垂直分布10厘米-40厘米,水平分布半径幅度为20厘米-60厘米。有性繁殖垂直分布幅度与无性繁殖基本相同。要提高穿山龙根茎产量,必须根据根系发育规律和在土中的分布状况,制定出有效的施肥与耕作措施,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三、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穿山龙适应黑龙江省各山区生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以中等肥力的沙壤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弱酸至弱碱性较适宜。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更好。一般深耕25厘米左右,耕翻后整平耙细。对比较贫瘠的土地,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理化性状。如用堆肥、厩肥、草炭等,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后施用,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收获与加工
    播种的4-5年采收,根茎繁殖的3年采收。春秋均可采挖,但春季采收的薯蓣皂甙元含量不高,因春季为营养生长期,采挖的不多,收购的也少,9-10月采收的较为普遍。
    加工时去掉须根及残皮,切成小段,采用晒干、炕干、阴干、烘干的方法,以晒干、烘干的方法较好。方法简便易行,干燥时间短,薯蓣皂甙元不遭破坏,含量高。阴干的时间较长,易发霉变黑,薯蓣皂甙元含量低,影响质量。一般667平方米产干品200千克左右。
    五、市场前景分析
    以前的穿山龙成品都是靠野生采挖的,随着连年的不断采挖,资源日益减少,价格不断上涨,由以前的每千克5-6元上涨到现在的7-8元,而市场十分畅销。现在很少有人种植,尚属冷门的品种,有识之士应开发种植,前景十分看好。(来源:黑龙江林业2003年第8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