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hydrogen pyroline-5-carboxy-lic acid reductase
二氢吡啶-5-羧酸还原酶
2) TaP5CR
吡咯琳-5-羧酸还原酶
3) 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
吡咯-5-羧酸还原酶
4) 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tri)-nucleotide phosophate dehydrogenase
还原型二(三)磷酸吡啶核苷酸脱氢酶
5) Dihydropteridine reductase
二氢蝶啶还原酶
6) dihydrodipicolinate synthase
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DHDPS)
补充资料:四氢吡啶羧酸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蓓豆碱,四氢吡啶羧酸。六元杂环的非蛋白氨基酸,4,5-二羟基哌可酸的二个氢被取代的产物。存在于植物Baikiaea plurijuga等中。甲醇中棱状结晶,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乙醚、苯等。其盐酸盐呈棱晶(甲醇、乙醇中),熔点264℃。旋光度-90.1°(水)。其苦味酸盐水中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72~173℃。本底 background (一)指非试样组分产生的质谱峰,即由仪器系统(器壁等)解析的物质、从不同来源漏入的物质、残留试样或色质联机中由色谱柱流失等因素产生的质谱峰。(二)系指无放射源时探测器测到的计数。构成本底的主要成分是:(1)宇宙线;(2)探测器周围材料的放射性;(3)电子学噪声;(4)环境放射性。
CAS号:
性质:又称蓓豆碱,四氢吡啶羧酸。六元杂环的非蛋白氨基酸,4,5-二羟基哌可酸的二个氢被取代的产物。存在于植物Baikiaea plurijuga等中。甲醇中棱状结晶,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乙醚、苯等。其盐酸盐呈棱晶(甲醇、乙醇中),熔点264℃。旋光度-90.1°(水)。其苦味酸盐水中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72~173℃。本底 background (一)指非试样组分产生的质谱峰,即由仪器系统(器壁等)解析的物质、从不同来源漏入的物质、残留试样或色质联机中由色谱柱流失等因素产生的质谱峰。(二)系指无放射源时探测器测到的计数。构成本底的主要成分是:(1)宇宙线;(2)探测器周围材料的放射性;(3)电子学噪声;(4)环境放射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