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investment multiplier theory
投资乘数原理
3) multiplier theory and acceleration principle
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
4) multiplication principle
乘法原理
1.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substitution”,"experiment”,"many solutions to one problem”,this paper solves the applied problems of permutations and combinations,and also solves the difficult prblems such as when to use addition principle,when to use multiplication principle,and when and how to classify.
通过“换元”“试验”、“一题多解”等方法 ,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中何时使用加法原理、何时使用乘法原理、怎样进行分类、何时需要分类等难点问
5) Multiplier theory
乘数理论
1.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regression model of consumption and GDP, leads into multiplier theory,and makes gets the contribu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investment to economy increase through marginal consume and investment multiplier theory.
利用区域消费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区域经济增长回归模型 ,引入乘数理论 ,用边际消费倾向与投资乘数关系得到了水利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并以实例进行分析 ,试图为研究水利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提供新的量化的方
2.
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improvement of and analysis on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from multiplier theory and balance revenue theory in order to make it approac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在乘数理论、均衡收入理论等方面对消费函数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分析,以使其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3.
Then two different models based on the multiplier theory and a model based on the rate theory are proposed.
本文分析了水利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乘数理论和比例关系的三种评估模型,最后以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为研究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提供新方法。
补充资料: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
投资使得收入最终增加500万美元。乘数为50。万美元/10。万美元一5。增加的500万美元中,消费支出增加400万美元,储蓄增加100万美元,储蓄的增加额恰恰等于增加的投资支出总额。从整个过程来看,最初几轮的收入增加的数量大,以后各轮中增加收入的作用逐渐减少。上述过程如下表所示(单位:万美元)投资增量△了=100国民收入增量 △y消费增量 △C储蓄增量 八S100 8064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806420l651240 9651.240.96 1210.2432.7688 192所有其他轮次△Y一500么C一400么S一100总计 如果我们设投资增量为叮,收入增量为△y,消费增量为么C,储蓄增量为二,边际消费倾向c一豁一0.8,在第一轮中,、资增加盯,收入增加△y;第二轮中收入增加C·盯;第三轮中,收入增加为C·(C·盯)一cZ·盯,依此类推,各轮增加收入的总和为: △Y一△2+C·△了+C“·盯十C3·盯+……+口一工盯〔l) (1)式左右两边均乘以C则得 C·△y一C·△了+拼·叮+C“·△J+……+e△I(2) (1)式减去(2)式,得:△Y一C·△y一盯一e·盯 1一e_么厂一二---下二;凸2 1一七因C<1,则当n~二时,c”~0.于是得到:△y一尚盯令K一尚,即△卜K.叮则投资乘数、一芸一尚一音,其中,:一豁上例中,K一迎1001一0 .8六 乘数公式表明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或者是(1一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因此,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收人循环流量中的漏损越小,则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也越大,投资支出导致的收入增量也越大;反之,边际储蓄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乘数既起正向的作用,也起相反方向的作用,例如投资支出减少,将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减少。乘数原理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在1931年发表的《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中提出,乘数是用来估计投资净增量与由此引起的总就业量—二者之间的实际数量关系。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采用这一概念来说明收入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 乘数又称倍数,宏观经济学中所运用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函数中某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我们以投资乘数为例来说明乘数原理。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数与国民收入变化数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假定某一企业一年增加投资支出100万美元,用于建筑厂房和购买机器设备。为完成这项投资,需要从失业者中间招募工人,增加物资供应。在第一轮的支出中,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支出,使得雇用的工人和其他要素所有人增加了100万美元的收入。假定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为。.8,那么边际储蓄倾向则为。.2,即他们将80%的收入,即80万美元用于消费,其余20%即20万美元用于储蓄。在第二轮中,当第一轮的收入中有80万美元用于消费,有关企业销售量增加,而库存减少。企业需要雇用要素,增加生产,因此为要素的所有人创造出80万美元的收入。接受收入的人仍以其80%即64万美元用于消费,20%即16万美元用于储蓄。第三轮和以后各轮中,一轮轮地重复以上的过程,即收入增量的80%用于下一轮的消费,它成为下一轮增雇的要素所有人的收入,其余的20%用于储蓄。将所有各轮的收入增量、消费增量和储蓄增量各自相加,其结果表明初始增加100万美元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