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美育心理学
1)  aesthetic education psychology
美育心理学
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esthetic elements,aesthetic designing skills i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process and the related connections between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process,this paper emphasizes teacher s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psych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Piano in the normal colleges.
文章通过对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审美因素、艺术教育过程与审美心理过程的对应对接关系以及艺术教育过程的审美化设计技巧等三方面的论述,强调在高师"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美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应用。
2)  psycholog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美育心理学
1.
Psycholog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newly science, and its concept has been established over twenty years, but ideology of psycholog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of long standing.
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在中国仅有70年的历史;美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自确立名词概念,迄今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美育心理学思想是源远流长的。
2.
He makes great efforts to establish "psycholog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under educational Psychology.
刘兆吉创建了美育心理学,提出“美育心理”和“美育心理学”学科概念,致力于美育心理学科建设,使之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门独立学科。
3)  psych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心理美育
1.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n the actual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are many sided.
当前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美育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分析起来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的自卑闭锁与心理美育交际需要的矛盾 ,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与知识性层次不能对等的矛盾和大学生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三个方面。
4)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心理美学
1.
From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to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A Comment on Zhu Guangqian s Aesthetic Academic Road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从心理美学到哲学美学——20世纪后期朱光潜美学学术道路的反思
5)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美学心理学
6)  virtue psychology
美德心理学
补充资料:美育心理学
      研究学生在美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分支。主要探讨如何通过音乐、美术、文学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区分美与丑的能力,使他们热衷于美的追求与创造,从而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智力和身体的健康发展。
  
  美感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引起美感的可以是音乐、美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审美能力是经过教育而形成的。无论是对自然美的领略与欣赏,或是对艺术美的感受和创造都必须通过教育,美育是对人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美的鉴赏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情感体验过程。感受美好的事物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才能认识到它所具有的美的特质,而这是需要经过学习才能做到的。鉴赏美也需要情绪体验。如对美好的东西产生共鸣,引起热爱、向往的感情,而对丑恶的现象则感到厌恶与嫌弃。对美与丑的评价与判断不单是认识问题,也反映感情上的好恶。
  
  智育使学生分别真假,德育使学生分别善恶,而美育则使学生分别美丑。美感是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是人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上有关情绪的理论,是美育理论的基础之一。此外,美学理论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依据。
  
  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的情绪状态,如恐惧、忧虑、焦躁、愤怒、妒嫉等都不利于健康审美感情的培养,应该尽量帮助学生克服。而对庄严崇高的仰慕,由优美而引起的怡然心境,以及娱乐性情、排泄郁闷的活动引起的愉快心境都属于高尚的审美情操,是应该在美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和发挥的。
  
  在学校中实施美育,除引导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和领略外,主要是通过各种艺术课目的教学过程实现。图画、音乐、文学等科目的教学,都必须根据心理学情感培养的原则实施,达到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目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