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以文明世
1)  knowing the world through writings
以文明世
2)  immort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以文传世
3)  "Wen Yi Ming Dao"
文以明道
1.
Korean Chinese Writer Liu Mengyin Accepted and Adaptated Liu Zongyuan's Ancient Prose Theory——"Wen Yi Ming Dao"and "Pang Tui Jiao Tong" Are the Examples
朝鲜汉文学家柳梦寅对柳宗元古文理论的接受与变通——以“文以明道”“旁推交通”为例
4)  Universal civilization
普世文明
1.
2) Civilizations conflict and exist with each other, but there will not appear a kind of universal civilization.
第二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是客观存在 ,未来不会出现一种普世文明。
5)  world civilization
世界文明
1.
Faced with such a chasm,he proposed to revitalize and modernize China,and,based on that,constructed his thinking,reflected in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Style",the judgment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lies the rise of a nation,and the views of diverse-origin of world civilization,advance-with-the-time diploma,reality-orientated .
面对中西发展的巨大落差,郭嵩焘提出了振兴中华、实现中国近代化的主张,从而构建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现在: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突破;"工"乃富国之本;世界文明的多源观;顺应时代变革的外交观;服务于现实的教育和人才观等。
2.
Cultural diversity is the basic form,existing model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world civilization.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形态、存在方式和一般规律。
3.
The culture se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should g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ivilization and the opening stream of the world,should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China s history and reality and should be fully conscious that China s history is one part that canno.
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 ,首先要顺应世界文明发展、开放的大潮 ,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历史学是世界历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
6)  the meanings of literature and things are to convey the dao
文(事)以明道
补充资料: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社会文明的两大部分;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精神和物质两个领域取得的成果;社会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①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包括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等。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包括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物质文明受生产力状况的制约,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表现。两者的发展成正比例。物质文明的状况反映人类在对自然界的关系中所达到的自由的程度。
  
  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①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②思想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精神文明的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精神文明中思想的即意识形态的方面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它反映着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精神文明决定于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精神标志。
  
  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精神文明反过来又成为物质文明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不同程度地规定和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精神文明的发展既依赖于物质文明的发展,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两个文明在总体上是相适应地发展的,但也会出现不平衡的状态。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精神文明可以高于或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地区或国家之间,某些方面的精神文明可能相去甚远,物质文明水平差距较大的两个地区或国家,精神文明某些方面的高下可能恰好相反。社会文明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都是人类所追求的目标。已达到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前景,则激励着人们为之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一定历史时代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以往的和当代的社会进步的结果,又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内部的动力。更高阶段的社会文明是已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直接继续和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