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镇镇位于肥东县南部,南距巢湖、忠庙25公里;西距合肥市区8公里;北距店埠镇7公里。镇域面积45.7平方公里,耕地1829.26公顷。辖15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4.5万人。合(肥)马(鞍山)公路、淮南铁路横贯东西,店(埠)忠(庙)公路纵贯镇区南北,南淝河、店埠河、马桥河穿镇南而过。该镇是肥东县南部水陆交通重镇。是全省200家重点中心镇之一。
撮镇历来商贾云集,工商业优势明显,属合肥市试点镇,是肥东县工业重镇和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之一。驻该镇单位有年储粮达上亿吨的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省石油勘探公司等部(省)属企事业单位80多家,另拥有地方集体、个体企业700多家。该镇乡镇企业起步较早,素有“建筑之乡”的美誉。且市场繁荣,年商贸交易额近2亿元。该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基础条件较好,城镇社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超万门,建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射台及1座110千伏变电所,工业及生活用水有可靠保证。工行、农行、建行均在镇区设有服务网点。另建有撮镇一中、二中、撮镇一小、二小和肥东县第五人民医院等。
该镇还是潜力巨大的旅游城镇,遗存有“古井”、“东狱庙”、“曹公桥”等文物古迹,合肥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瑶岗纪念馆就坐落在该镇。撮镇公和堂狮头,是距今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食品。传说清末年间,李鸿章回合肥省亲,漫步街头,被同族长辈邀至酒楼,奉上自制狮头。中堂品尝后赞不绝口,并在酒宴中欣然题词:“公则悦四海风从,和为贵万商云集。”“公和堂狮头”由此而得名,世代相传,名噪庐阳。
公和堂狮头选料上乘,做工考究。用石磨子磨粉,用合肥本地“红麦”发酵,面团擀得薄而匀,多层炸透,口感又香又酥。
2003年,公和堂狮头参加在上海市举办的农博会,2吨展品瞬间被抢购一空。其后,上海、长春、沈阳纷纷订货,安徽省技术进出口公司主动要求作为公和堂狮头产品出口的代理商。
撮镇镇名的由来,有段趣谈。传说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路经此镇,巧遇项橐等小儿在路上撮土筑城游戏,挡住车子去路,孔令撮城让车,而项橐却理直气壮地说:“只有车让城,哪有城让车!”孔子听了惊问:“小儿岂有难乎?”因问曰:“汝知天下何火无烟,何山无石,何水无鱼,何树无枝?”小儿随口答道:“萤火无烟,土山无石,井水无鱼,槁树无枝。”小儿反问孔子曰:“鹅鸭何以能游,鸿雁何以能鸣?”孔子答曰:“鹅鸭能浮皆因足方,鸿雁能鸣皆因项长。”小儿辩曰:“鱼虾能游,岂因足方?蛤股能鸣,岂因项长耶?”孔子无言以对。小儿又问曰:“汝知天上闪闪有几星?地下碌碌有几人?”孔子曰:“仲尼适来此地,何必谈天说地。”小儿曰:“要论眼前之事,眉毛共有几根?”孔子喟然叹曰:“后生可畏,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项橐见孔子折服,便拆城让车,后人为纪念此事,即以撮城为名。以后人口渐多,建镇于此,叫撮城镇,又因城镇近音、近义,省掉城字叫撮镇。
2006年被中央确定为1000个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