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ravinsky
斯特拉文斯基
1.
Understanding on the Musical Practice of Stravinsky;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实践
2.
A Mirror of the Musical Development in 20th Century ——For the Legendary Life of Stravinsky;
20世纪音乐发展的一面镜子——记斯特拉文斯基传奇的一生
3.
Stravinsky—102Composer of 20th Century Music of the West;
20世纪西方音乐与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2) 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 Игорь Фёдорович Стравинский (1882~1971)
斯特拉文斯基,I.F.
4) Strasbourg
[英]['stræsbə:ɡ,strɑ:z'bu:r] [美]['strɑs,bʊrɡ, 'strɑz-, strɑz'bʊr]
斯特拉斯堡
1.
A Stroll at Strasbourg--About Its Urban Space and Architecture;
漫步斯特拉斯堡——谈斯特拉斯堡的城市空间与建筑
5) Vesteras
维斯特拉斯
6) Eli Zaretsky
伊利·泽拉特斯基
补充资料:斯特拉文斯基
|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 Stravinsky,Igar Fyodorovich 俄裔美籍作曲家。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1882年6月17日生于俄国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鲍姆,1971年4月6日卒于纽约。9岁开始学习钢琴,1903~1906年间从俄国作曲家H.A.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 他的创作经历复杂多变,不同时期音乐作品显示出各个现代音乐流派的风格特征。早期的交响诗《烟火》带有印象主义色彩。舞剧音乐《火鸟》在巴黎上演大获成功。表现俄国民间生活的舞剧《彼得鲁斯卡》和反映俄罗斯原始民族祭礼的舞剧《春之祭》都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音乐特色和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春之祭》使用异常猛烈、紧张的节奏,大胆、奇异的和声,以及浓重的管弦乐配器,以表现原始民族的祭礼和强悍、粗犷的性格,在巴黎首演时,使观众大为震惊并引起骚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适应战时的演出条件,创作了乐队编制不大,音乐风格轻巧的作品,如康塔塔《婚礼》,为舞蹈、朗诵和小乐队写的《士兵的故事》等。也曾创作爵士乐风格的作品。1920年后的约30年里,他迁往法国和美国居住。创作风格转向所谓“新古典主义”,作品如舞剧《普尔钦奈拉》,引用了意大利18世纪作曲家G.B.佩尔戈莱西的音乐主题;舞剧《 缪斯的主宰阿波罗 》,采用17世纪法国作曲家J.-B.吕利等人的音乐主题 。还有歌剧-清唱剧《奥狄浦斯王》、《圣诗交响曲》、歌剧《浪子的历程》等作品,均带有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 。1939年,斯特拉文斯基赴美国哈佛大学讲学,并定居美国。50年代中期,受奥地利作曲家A.von韦贝恩等人影响,开始用序列音乐作曲方法,创作了舞剧《阿贡》、合唱《哀歌》、《追思圣歌》等现代音乐作品。此外他还著有《我的生活年谱》、《音乐诗学》、《同斯特拉文斯基的谈话》(与R.克拉夫特合著)等著作。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