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eneralized PPP
一般购买力平价(G-PPP)
2) general purchasing power
一般购买力
1.
In the theory of accounting for changing price, the accounting of general purchasing power does not break the balanced state of the sheet balance, it also does not destro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lance sheet, profit and profit distribution form, due to the technique of computing the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of purchasing power.
在物价变动会计理论中 ,一般购买力会计既不会破坏资产负债表地平衡关系 ,又不会破坏资产负债表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钩稽关系的根本原因在于购买力损益的计算方法。
3)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购买力平价
1.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of RMB vs USD: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1997—2005 Data;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1997—2005年数据的协整分析
2.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of Chinese RMB's Real Exchange Rate;
人民币实际汇率购买力平价实证研究
3.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nd a Research on Exchange Rate of RMB;
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4) PPP
购买力平价
1.
Panel Unit Roots Test of PPP;
购买力平价的群体单位根检验
2.
Testing China PPP in the Nonlinear STAR Unit Root Framework;
中国购买力平价的STAR非线性单位根检验
3.
The Dynamic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RMB Exchange Rate and PPP——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VEC Model;
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互动关系:——一个VEC模型分析
5) purchase power parity
购买力平价
1.
Empirical Research on RMB Exchange Rate with Purchase Power Parity Theory;
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实证研究
2.
The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appreciation and trend of RMB on the basis of purchase power parity,and points out short-term & long-term influences upon export enterprises.
本文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分析了人民币升值与新汇率的走势,指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6) Purchasing-power-parity
购买力平价
1.
Then it researches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through the two ways Purchasing-Power-Parity (PPP) and Behavio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BEER).
然后,沿着理论界研究均衡汇率的两条思路,即购买力平价和行为均衡汇率的理论框架分别对人民币汇率做实证研究。
补充资料:一般购买力单位(unitsofgeneralpurchasingpower)
亦称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稳定币值货币单位。以购买力不变或者相等的货币作为会计的计量单位。
货币的购买力是一个单位的货币所能换取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也随之发生变动。如果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即需用比以前更多的货币去换取相同数量的商品和劳务。反之,如果物价下跌,货币购买力就上升,即换取相同数量的商品和劳务,只需用较以前为少的货币就可以了。货币的一般购买力是一定时期或是时点具有相同购买力的货币。
由于货币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准相联系,因此,它可以通过一般物价指数来测定。测定的方法是以报告期一般物价指数去除基期一般物价指数,所得的百分比即为报告期货币相对于基期的购买力。例如,一般物价指数在1980年年末为100,在1985年年末为135,则1985年的1元等于1980年的0.741元。
一般购买力单位一般采用一般物价指数来衡量。通常采用的一般物价指数是消费物价指数,也可以采用其他综合性物价指数。
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一般购买力单位能使会计计量的对象建立在相同购买力的基础之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物价变动对会计计量单位的影响。但是,按一般购买力单位换算名义货币单位,也增加了会计的工作量。尤其是在进行趋势分析时,用这种计量单位提供的历年数据必须重新按一般购买力换算,这种换算的繁琐程度和花费之大都是令人却步的。再者,购买力的表现形式,或者说采用何种一般物价指数换算较为合适,以及采用一般物价指数换算是否合适等,也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此,也很难说一般购买力单位是理想的会计计量单位。
一般物价水准会计以及以一般物价水准调整的现行成本会计即现行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采用的会计计量单位都是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
货币的购买力是一个单位的货币所能换取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也随之发生变动。如果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即需用比以前更多的货币去换取相同数量的商品和劳务。反之,如果物价下跌,货币购买力就上升,即换取相同数量的商品和劳务,只需用较以前为少的货币就可以了。货币的一般购买力是一定时期或是时点具有相同购买力的货币。
由于货币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准相联系,因此,它可以通过一般物价指数来测定。测定的方法是以报告期一般物价指数去除基期一般物价指数,所得的百分比即为报告期货币相对于基期的购买力。例如,一般物价指数在1980年年末为100,在1985年年末为135,则1985年的1元等于1980年的0.741元。
一般购买力单位一般采用一般物价指数来衡量。通常采用的一般物价指数是消费物价指数,也可以采用其他综合性物价指数。
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一般购买力单位能使会计计量的对象建立在相同购买力的基础之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物价变动对会计计量单位的影响。但是,按一般购买力单位换算名义货币单位,也增加了会计的工作量。尤其是在进行趋势分析时,用这种计量单位提供的历年数据必须重新按一般购买力换算,这种换算的繁琐程度和花费之大都是令人却步的。再者,购买力的表现形式,或者说采用何种一般物价指数换算较为合适,以及采用一般物价指数换算是否合适等,也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此,也很难说一般购买力单位是理想的会计计量单位。
一般物价水准会计以及以一般物价水准调整的现行成本会计即现行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采用的会计计量单位都是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