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展览场馆
1)  exhibition centre
展览场馆
1.
The selection of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model of exhibition centre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ICEE economy.
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选择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关键。
2)  large exhibition hall
大型展览场馆
3)  exhibition hall
展览馆
1.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for large exhibition hall;
大型展览馆消防性能化设计应用研究
2.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as well 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ome supply air system styles in exhibition hall.
简要介绍了展览馆项目空调设计的特点和几种送风方式的优缺点 ,并就东莞国际会展中心项目 ,介绍了喷口送风在其中央大厅中的成功应用及气流组织的处理方式。
4)  exhibition halls
展览馆
1.
A study and relevant analysis of the marketing model of the exhibition halls of Guangdong;
广东展览馆市场运作模式及其相关分析
2.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exhibition halls in our country and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this paper classifies various exhibition hall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areas into four types: advanced development areas,suitable development areas,lagging behind areas and severely lagging behind areas,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raising the regional MICE competition.
文章从我国各省区展览馆位序和经济适应程度着手,引入展馆位序比和展馆经济比,采用四象限法把我国不同省区的展览馆发展分成竞争潜力大-开发超前型、竞争潜力大-开发不足型、竞争潜力小-开发超前型、竞争潜力小-开发不足型等四种发展类型,并从提升区域会展竞争力的视角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5)  Exhibition of library history
馆史展览
6)  Exhibition Center Interchange
展览馆立交
1.
Through analyzing the design process of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project of Beijing Exhibition Center Interchange the paper states the feasibility in exhibition center crossing project, taking the continuous wall as bridge foundation and the bridge abutment function.
通过分析北京展览馆立交地下连续墙工程的设计过程,阐述连续墙作为桥梁基础及兼桥台功能在展览馆立交工程中的可行性;地下连续墙设计在《桥规》中无相应规范,通过大量计算数据所列图表,在套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设计时,根据桥梁专业特点对其计算模式及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及合理修正来指导具体设计,并强调施工中的精度及质量问题。
补充资料:外国体育场馆设施
      公元前15世纪左右,在古希腊开始有了体育场的原始建筑。古希腊的体育场是一狭长的马蹄形。在底比斯、埃皮扎夫罗斯和奥林匹亚都有这样的体育场。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场。此外,古希腊还建有专为举行四马马车竞赛用的赛马场,最早的赛马场建于公元前7 世纪。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并加以改进,他们建造了两种类型的体育场,即赛马场和露天竞技场。现在所知道的最大和最好的赛马场是公元前 1世纪建于罗马的马克西穆斯赛马场。它的面积为610米×190米。据说能容纳15~25万观众。以后又经过几次重建,最后被拆毁。罗马的露天竞技场呈椭圆形(或圆形),四周封闭,是为斗剑、格斗、斗兽和其他竞赛而设计建造的。罗马帝国在它统治范围内的很多地方,都建造了露天竞技场。残留至今最古老的罗马露天竞技场是公元 1世纪下半叶在罗马建成的弗拉维安竞技场,亦称科洛西姆竞技场。罗马帝国灭亡以后,露天竞技场只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就消失了。又过了1000多年,才逐渐恢复;但规模较小,只供骑士们举行各种竞赛之用。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 1届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场,是在一个古代体育场的基础上改建的。英国在伦敦为1908年的第 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建造的体育场是第1个现代风格的体育场。此后,在斯德哥尔摩、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和赫尔辛基,都专为奥运会建造了现代的体育场。在20世纪上半叶建成的现代体育场中,也有规模能与古罗马的体育场相匹敌的。其中著名的有:布拉格的斯特拉霍夫体育场,1934年建成,可容纳24万观众;里约热内卢的市立体育场,即马拉卡纳体育场(见彩图),1949年建成,可容纳观众20万人。此外,在英国伦敦的温布利,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苏联的莫斯科,英国的布拉德福德,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美国的芝加哥,都建有可容纳10万以上观众的体育场。
  
  195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 1个分层看台的无柱体育场,即洛杉矶的道哲体育场。1965年,美国又在休斯敦建成了罩棚式体育场,全部带顶,足球、棒球两用。这两个体育场分别能容纳52913和46217个观众。这是体育场建筑方面一项极重要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跨度结构出现,又有了采用全部屋盖形式的体育场,其中屋顶结构的选型有:①充气结构型(用加大观众厅内的空气压力,借以支承整个大面积薄膜帐棚屋盖)。②悬索结构型。
  
  体育馆的建筑也起源于古希腊。当时的体育馆是专为18岁以上的男运动员进行体育训练和竞赛建造的。在馆内,运动员都是裸体的。到了罗马帝国时期,这种体育馆逐渐消失。
  
  1811年,德国建成了柏林体育馆。这是第 1座现代体育馆。此后,世界各国都陆续建起了体育馆。现代体育馆的设计都考虑到多功能。例如,为1960年奥运会修建的罗马体育馆,其比赛场地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用途,可进行摔跤、拳击以及网球、体操等多种比赛;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修建的代代木体育中心,也包括两座多功能的体育馆。
  
  游泳建筑的起源也很早。印度人在公元前30~20世纪就在印度河谷修建了一个大浴场。希腊人在公元前5~4 世纪修建了豪华的浴场。到罗马帝国时期,游泳建筑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公元 3世纪在罗马建造的卡拉卡拉大浴池占地33英亩。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游泳池被认为是传染疾病和罪恶蔓延的地方,游泳建筑在中世纪一直被废弃。直到1896年,游泳运动才成为在雅典举行的第 1届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项目。此后,游泳建筑有了很快的发展。现在,西欧和北美许多国家,每年修建的游泳池都上千个。现代的游泳馆,一般都有 1个跳水池和1个比赛池,有的还附有1个练习池,如日本的代代木游泳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游泳馆就是这样。为了一池多用,欧洲有的游泳馆,其游泳池的池底是活动的。这样,池水深度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