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
1)  massive star-forming region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
1.
The distance to the massive star-forming region W3OH in the Perseus spiral arm of the Milky Way has been measured to be 1.
以地球轨道半径为基线,借助目前世界上最高分辨率的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通过测量英仙臂中大质量恒星形成区W3OH的三角视差,得到了银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英仙臂的距离为1。
2)  Star forming regions
恒星形成区
3)  massive star formation
大质量星形成
4)  star forming region in ON2
ON2恒星形成区
5)  overmassive star
质量过大恒星
6)  star formation
恒星形成
1.
There are two main theories concerning massive star formation, accretion and merger.
文章简要叙述了有关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理论以及相关观测证据。
2.
However, for massive star formation there still exist many indefinite factors.
恒星形成于分子云环境中。
3.
Major improvement has been made in the studies of interstellar molecular clouds and star formation.
一方面是星际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的天文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补充资料:巨大的恒星质量

我们都知道,质量是物质的最基本的属性,又是衡量物体的最基本的物理量。天体质量的特征就是“巨大”。

测量被研究物体的质量,这本来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但是,给恒星称体重,或者说求其质量,恐怕会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当我们了解了恒星距离以后,是否应该考虑:恒星这么遥远,居然还能看到它的光辉,那恒星的真实光度一定是很强很强的了,维持这么长时间的强光源,其质量又一定是很可观的。是的,长期以来,恒星质量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所关心的。根据一颗恒星绕另一颗恒星的运动,可以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出恒星的质量关系,也可以根据恒星的质量和光度的关系来估算恒星的质量。研究表明,恒星的质量大多在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到120倍之间。一般恒星质量在0.1至10个太阳质量之间。如果是质量再大的恒星,它就要爆炸瓦解。如果是质量再小的恒星,它的中心温度就不会很高,也就不能成为具有恒星性质的天体。

现在已知质量最大的恒星是HD93250星,它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20倍。仙王座VV星主星的质量约是太阳的60倍,大角星的质量是太阳的10倍,织女星的质量是太阳的2.4倍,天狼星主星质量是太阳的2倍,牛郎星的质量是太阳的1.6倍。天狼星伴星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麒麟座罗斯614星的伴星质量仅是太阳质量的7,为木星质量的约70倍。可见,在恒星世界里,太阳质量也居中等地位。当然,目前已准确测出质量的恒星还不多,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恒星之间的体积相差1000万亿倍,而恒星之间的质量相差仅1000多倍。不难想象恒星之间的密度差别是何等惊人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