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王陵调查
1)  investigation for King Mausoleum
王陵调查
2)  mausoleum [英][,mɔ:sə'li:əm]  [美]['mɔsə'liəm]
王陵
1.
2 Work Team of Cultural Relics in Luoyang prospected for and drilled the four large-scale tombs located at Zhoushan in the north of Luoyang city, and primarily presume these tomb should be the mausoleums of the emperors of Eastern Zhou dynasty.
2002年初,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部周山地区内的4座大型封土墓从地理位置、现存状况、墓葬结构等几方面进行了地面踏查和重点钻探,并初步推测4座封土墓为东周王陵。
2.
This article textually researches the recent discovery Tuyuhun mausoleum race to be and mausoleum master\'s status,and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proposals on mausoleum cultural relic.
文章对茶卡地区新发现的吐谷浑王陵的族属、陵墓主人的身份等做了考证,并就王陵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3)  The findings report to lichen on stone-sculpture of Qianling Tomb
乾陵地衣调查报告
4)  Imperial Tombs
帝王陵墓
1.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f Imperial Tombs;
帝王陵墓建筑的文化解释
5)  Jingjiang King Mausoleum
靖江王陵
6)  Professor Wang Jinling
王金陵
1.
Professor Wang Jinling have been devoting his life on soybean genetics and breeding, and contributed distinguishly in soybean breeding and related studying fields.
王金陵教授一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 ,在大豆育种和相关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补充资料:鲁荒王陵
鲁荒王陵
鲁荒王陵

鲁荒王陵位于山东省邹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占地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陵区规模宏伟、庄严,建筑典雅富丽,主要建有:御桥、陵门、二门、享殿和明楼等。

鲁王朱檀系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他信奉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不老之药,结果仅活了19岁,朱元璋视其行为荒唐,谥封“荒王”。

地宫依山建造,开石凿穴,距地表26米。墓道全长50余米。墓室分前后两室,为拱券式砖结构,磨光方砖铺地,石门金钉。出土文物大致分为:冠服、仪仗、家具、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彩雕俑群共1300余件。

这座数百年前的古代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非凡的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古文化中的灿烂瑰宝。

荒王陵旅游区坐落于孟子故里邹城市东北的九龙山南麓,九龙山有连峰九座,由南而北入曲阜境,其状婉延曲折,逶迤如龙,故名九龙山,南面一片沃野,与朱山遥遥相对;东有卧虎山,西有玉皇山,陵园前面为白马二泉,为白马河源头。整个陵区居高临下,向阳濒水,藏风聚气,庄严肃穆,四望山川拱卫,碧色参天,一派王家气派。

一、朱檀其人

据明史载:“鲁荒王檀,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生,生两月而封,十八年就藩兖州,好文礼士,善诗歌,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恶之,二十二年薨,谥曰荒。”②朱檀本来博学多识、礼贤下士,甚为朱元璋所喜爱,初封为鲁王时,太祖就遣使祭告山川,文曰:“朕以一身渡江,始立太平郡,次驻金陵,于今十有六年。枝叶茂盛,子孙十有一人,已命长子为皇太子,其余幼者于今年四月初七日,皆封王爵,为第十子檀建国于鲁国,内山川之祀,王实主之。因其年幼未能往祭,欲令作词以奉神,其词非必已出,然久不告神,朕心甚歉,今朕以词实告,遣使赍香帛,陈牲醴,申祭告,惟神鉴之。”③朱元璋对朱檀的疼爱之情,由此可见一斑,不仅遣使往祭,还亲撰祭文,真是疼爱有加,不但如此,还在朱檀就藩兖州后,即将兖州升州为府,辖四州二十三县。

但就是这个鲁王,十五岁就藩兖州后,信奉了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长生不老之药,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目”,仅活到19岁,就中毒身亡,朱元璋得知后又疼又气,认为他的行为荒唐,谥曰“荒王”,鲁荒王陵由此而来。

鲁王世系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到南明永历七年(1653年)取消鲁监国,前后283年,传十代十三王,这在全国藩王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陵区概况

鲁荒王朱檀死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当时正值明王朝百废待兴时期,许多典章条文尚未定制,故朱檀死后陵墓的营建时间及其费用,未见记载。查阅明史,朱檀之死及其墓葬的营建,在明代亲王中属于首例,推测朱檀死后,先将尸体临时厝葬,然后相地脉,找风水,另择陵地。据说在选陵时煞费苦心,踏遍了鲁藩的山山水水,最后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陵区完全按照风水学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神方位选址建造。陵址选定后,整整花了四年的时间进行修建,而后才将尸体迁葬于此。

陵区共分导引、陵园、陵寝三个部分。建有内外城墙,外城墙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其中陵园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1.648万平方米。陵区共有3个墓冢,中为朱檀墓,西侧60余米处为次妃戈妃墓(现两处已发掘并对外开放);正妃汤氏墓,目前位置不祥。

三、地面建筑

陵区地面建筑以牌坊为起点,依次往北修神道、列石像生、建棂星门、筑内外城墙,棂星门往北150米处东西两侧分别为宰牲亭、具服殿。由于明末清初毁于战火,其形状规格无考。但棂星门遗址外,现有一条东西河沟,当地群众仍呼之为“午门沟”,当为外御桥遗址;且口碑相传,仍能指出宰牲亭及具服殿位置。

从棂星门往北200米处有白马二泉,为白马河源头,中间架单拱石桥。名曰“御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