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诗经学
1)  the study of The Book of Songs
诗经学
2)  scholarship of the Book of songs
诗经学
1.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object is scholarship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Han period, the guiding ideology is my tutor Sir Wang Zhongling’s well-known theory -------using original ecological Ways to grasp things, According to interrelated history materials and text, attempt to predominate scholarship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Han period in general .
本文以汉代诗经学为研究对象,以业师王锺陵先生的著名理论“原生态式的把握方式”为指导思想,以相关史料和文本为依据,试图对汉代诗经学有一个整体概观。
3)  Qing Poetry Talks On 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Anthology of Poetry
诗话诗经学
4)  the study of the Book of Songs
《诗经》学
1.
Except the di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n some sentences,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gist of the study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Han Dynasties.
汉四家《诗经》学在经文用字和对具体诗句的解读上有差别,但要旨并无不同。
5)  shijingological literature
《诗经》文学
6)  the Han School of Classical Philology on "the Book of Songs"
诗经汉学
补充资料:古文经学
      用先秦的古文字"篆书"书写的儒家经书称为古文经,训释、研究古文经的学问称为古文经学。
  
  秦始皇焚书时,六经、诸子都被焚毁。汉朝学者传习的经书,大都是用"隶书"书写的,称今文经。但是以后在山崖屋壁陆续发现了一些被埋藏的儒家经书。例如,汉景帝时,鲁恭王刘馀从孔子旧宅壁中发现古文经传,得《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又例如,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从民间得到不少古文先秦旧书,有《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等,并在他自己的王国里为《毛诗》、《左氏春秋》立博士。《毛诗》、《左氏春秋》也属古文。汉宣帝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都是古文。这些古文经传,都藏于汉朝的秘府,不立官学,只是民间学者私相传习而已。
  
  西汉末年,刘歆欲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诸古文经,移书责备太常博士,受到今文经博士的群起反对。这是今古文经学的第一次重要争论。
  
  东汉光武帝立今文经十四博士(见经学),再次确立今文经学在官学中的统治地位。但是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古文《费氏易》、《左氏春秋》置博士。博士范升反对,与韩歆等争论,并奏《左氏》错失十四事,不可采三十一事。学者陈元上书与范升辩论,认为左丘明亲受业于孔子,其书弘美,宜立博士,书凡十馀上。光武帝乃立《左氏》博士,诸儒议论喧哗,从公卿以下,多次在朝廷上争论,终于又被罢废。汉章帝时,贾逵(公元 30~101)作《长义》四十一条,说"《公羊》理短,《左氏》理长",为古文经张目。博士李育乃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以《公羊》难逵。这是今古文经学的又一次重要争论。
  
  汉章帝赞同贾逵的主张,诏诸儒选高材生从逵受《左氏》、《穀梁》、《古文尚书》、《毛诗》,四经遂行于世。东汉马融(公元79~166)以古学授郑玄,玄遍注群经,于是郑、贾之学流行数百年,为诸儒所宗。
  
  近代章太炎是古文经学的著名大师。
  
  古文经学的特点是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不讲"非常疑义可怪之论"及"阴阳灾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