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朱自清"情结"
1)  Zhu Ziqing's "complex"
朱自清"情结"
2)  ZHU Ziqing
朱自清
1.
Only Analysis Leads to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n ZHU Ziqing 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etry Interpretation;
“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彻的了解”——朱自清解诗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二
2.
Such True Emotions So Moving——Recognition of Zhu Ziqing s Famous Prose "The Figure Viewed from Behind;
情真意切 感人至深——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再认识
3.
How Zhu Ziqing s Prose Goes Popular;
朱自清散文大众化语言的形成
3)  ZHU Zi-qing
朱自清
1.
On Artistic Charm of ZHU Zi-qing s Narrative Prose;
清隽真纯 质朴腴厚——朱自清叙事类散文艺术魅力探析
2.
The Pearls Which Should Not Be Forgotten——Probing into ZHU Zi-qing s Proses about Figures Describing;
不应被遗漏的珍珠——论朱自清的人物特写散文
3.
On ZHU Zi-qing's Appreciation Theories of Chinese Classic Literature
朱自清古典文学欣赏理论初探
4)  "Essays of Zhu Ziqing"
朱自清散文
1.
The Role of Geminate Verbs on Rhetoric and Syntactic functionsin "Essays of Zhu Ziqing";
朱自清散文中动词重叠的修辞和语用功能研究
5)  New Theory of Zhu Ziqing s Prose
朱自清散文新论
6)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complex
清官情结
1.
But according to the contemporary conception,the"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period has passed already and the"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complex"is behind the time.
“清官情结”作为君主与人治情怀的浓缩在民众心目中依然挥之不去。
补充资料: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

    中国散文家,学者。原名自华,号实秋,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191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入哲学系,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开始发表新诗。1920年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多所中学任教,并撰写小说和散文。1925年起 ,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其间曾于1931年去英国留学,并漫游欧陆数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大任中文系主任,从事学术研究和杂文写作。抗战胜利后,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在身患重病时,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
   
   

图片

图片


   

朱自清手书墨迹

朱自清手书墨迹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给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他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