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黄州名胜词
1)  Ci About Huangzhou Scenic Spots
黄州名胜词
2)  Ci About Hangzhou Scenic Spots
杭州名胜词
3)  words in Huang Zhou
黄州词
4)  Are there any places of renown in this state?
这个州有何名胜?
5)  A Textual Research of Mei Plum Flower Sights at Ancient Yangzhou
扬州梅花名胜考
6)  Su Shi Ci Poetry and Its Scenic Spots
苏轼的名胜词
补充资料:梅州十处名胜风光

[头塘夜渡]头,一也。江南三乡,有处地方叫“头塘”,那里与芹菜洋隔河相望。过去,这里没有桥梁,船家在两岸简易码头设木船以渡。每当月明之夜,游人乘船横渡,艄公摇橹,激荡水面,波光粼粼,引发游者情趣,心旷神怡。此景点仍存,但已无船可渡了--都过桥了。

[义化巨钟]义,二也。梅城中心腹地,金山脚下,历来都是府衙、政府要地,扼义化路之首。府衙入门大楼,高高立起,至高处置一钟楼,设四面都可观看的大钟,人们行至该处,都会仰头观看时辰,是为报晓之地。此景点名存但钟已不是当年的钟,钟楼已新建过。

[三角重镇]梅城以南四华里处称为“三角地”,过去那里是集市圩镇,店宇林立,商业繁荣,万商云集,百业兴旺,热闹盛况,仅次于梅城。三角镇,背依黄沙嶂,面临梅江,山环水绕,堪称梅南胜境。该镇辖地,池塘众多,尤以“新塘”(原称新奄塘)为大,周长1150丈(约合3830米),面积237600平方米,为当年梅县最大的养殖场,盛产鱼虾。后来改建为“叶剑英公园”,截其大半,筑起亭台楼阁,蔚为大观。近年,在该塘边沿,建起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和梅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与湖水相映成趣,是游览、参观和瞻仰先烈的好去处。此景点仍存,三角镇已与梅城融成一部体了。

[四驳桥前]梅县石扇中和圩附近,有座“四驳桥”,桥虽不宽阔,却是石扇往县城的要道。到石扇游览,可往“中将水库”(以肖向荣中将之誉命名)及“精一寒舍”(1931年任梅县县长的彭精一先生所建造的精美住宅)等处参观,可鉴石扇人文伟迹。此景点仍存。

[五里亭驿]离梅城五华里的城北一处集市。旧时,官员坐轿或骑马来嘉应州任官或巡视,经由江西过相公亭抵该处驿站(今称接待站)驻足。申报府衙后,州官、知县前往驿站迎接。后人称此处为五里亭。此景点名存实亡。

[六角神宫]城东石子岭瓜岭山下,建有“海瑞岳母墓”,后人为纪念“海青天”孝敬岳母之贤,在该处建起六宝莲灯式的凉亭,状似神宫,以凭吊瞻仰。人们称这一带为神宫前。此景点仍存。

[七里径水]梅西水流,汹涌澎湃,直奔程江。大坪与程江长滩山间,有处七里径。旧时,国民党政府曾派土专家到此处勘测,绘制建造拦河水闸以蓄水发电之蓝图,终因资金匮乏,未能实现,解放后,人民政府号召大建小水电站之时,政府拨款,投入后兴建,遂成斯举。安装机组,利用水流发电成功。自此,七里径山间一带的山村,改变了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夜间,灯光照亮了整个山村,千树万树“银”花开,又是一景。此景点因兴建电站,名存实亡。

[八角石泉]在东郊岗子上大墓岌坡下凉亭塘东北岸处,有一个十平方米的湖,奇怪的是,湖穴虽小,地下泉水汩汩涌出,水质纯净,清甜可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后人把湖周围用水泥封好,筑上八角形的栏杆,人们称之“八角井”,名闻遐迩。此景点仍存,泉水却不是当年的泉水了。

[九龙山嶂]梅县梅南有座大山,称为九龙嶂。那里山峦起伏,怪石嶙峋。山峰高处,有一垭口,是通往丰顺的要塞。整个山峰,是通往丰顺潮汕地区的屏障,为军事要地。梅南九龙嶂山奇水秀,那里曾留下红军的足迹,是一处革命圣地,值得人们观光和追忆。目前,此景点正加大力度开发中,有望成为梅县的旅游胜地。

[十里瓜香]梅城西郊有处称为十甲尾的地方。过去,那里的农民在农田中广种青瓜,远近闻名。产出的青瓜,皮薄肉嫩,甜脆可口,成为当地之土特产,众口皆碑,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该景点因城市发展,良田既湮没于高楼,青瓜无从种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